点此搜书

消费社会的幻象及其解构  一种法伦理学进路
  • 作 者:朱祥海著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2105757
  • 标注页数:216 页
  • PDF页数:22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5 ≥21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生活世界的德性美德 1

消费社会的幻象 14

一、时代的精神焦虑 16

二、德性伦理式微 22

三、消逝的主体性 30

消费幻象里匿名的大众 35

一、异化:物成为最高的象征 35

二、大众的匿名化 41

三、谁是消费者? 46

四、概念主义法学观批判 51

消费社会的多重博弈 58

一、消费的秘密:谁在支配? 58

二、博弈策略:需要的体系与强制 67

三、信息、知识与知情权 70

做人伦理与公共之善 79

一、消费、伦理与信任 79

二、儒家的做人伦理 86

三、德性伦理与公共精神 93

消费、信用和法律 105

一、市场与信用体系的培育 105

二、消费伦理与代际正义 110

三、作为人权的消费 117

民生的法治环境 129

一、 “消费安全”的引入 129

二、民生的地方立法保护 133

三、司法的价值理想 140

四、责任、惩罚与法律规训 143

作为德性的责任伦理 149

一、市场社会的责任伦理 149

二、消费文化的“帕累托最优” 155

三、消费社会的理性演进 162

儒家德性伦理的现代意义 171

一、从天人之间到人伦日用 171

二、儒家传统的现代价值 178

结语 188

附录一理想的教育应当是什么? 192

附录二自我、终极与禁忌 196

附录三己身与天下:公共精神的生成基础 208

后记 21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