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 作 者:张振亭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10042822
  • 标注页数:254 页
  • PDF页数:26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4 ≥25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 3

1.2 关键概念界定 6

1.2.1 新闻学、传播学与新闻传播学 6

1.2.2 研究、学术、学术史 8

1.3 研究现状 11

1.3.1 关于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的研究 11

1.3.2 阶段划分方法 16

1.3.3 研究途径 18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9

1.4.1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9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1.5 选题的意义与主要限制 24

1.5.1 选题的意义 24

1.5.2 创新之处 24

1.5.3 研究难点 25

2 发展阶段论 27

2.1 1978—1982:学术研究逐步恢复 27

2.2 1983—1988:新闻改革引发学术论争 35

2.3 1989—1991:学术研究曲折前行 44

2.4 1992—1996:“为学术而学术” 46

2.5 1997至今:在新的起点上迈向多元化 51

3 研究主体论 66

3.1 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主体的构成及变化 66

3.1.1 考察新闻传播研究主体构成及变化的一种新思路 66

3.1.2 新时期之前新闻传播研究主体的构成 67

3.1.3 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主体的变化 70

3.2 研究主体的互动 74

3.2.1 学术论争 74

3.2.2 学术期刊 77

3.2.3 学会、学术团体及学术会议 81

4 研究内容论 85

4.1 对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 85

4.1.1 类目的建构 85

4.1.2 研究资料的获取与研究程序 88

4.2 几大分支研究领域分析 91

4.2.1 新闻理论研究:超越狭隘的事业性论述 92

4.2.2 新闻史研究:反思与创新 96

4.2.3 新闻业务研究:上升到较高理论层次 101

4.2.4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研究:突破对策性研究 105

4.2.5 广播与电视研究:媒介文化研究的切入点 107

4.2.6 传播学研究:关注本土情境 111

4.2.7 其他研究 115

5 研究方法论 118

5.1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含义亟待澄清 118

5.2 新时期之前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124

5.3 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发展 127

5.3.1 1978—1982:开始恢复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127

5.3.2 1983—1995:新闻调查风起云涌,系统科学全面渗透,传播学作为方法论导入 130

5.3.3 1996年至今:重视并讨论研究方法问题,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 138

6 研究效果论 160

6.1 建构学科体系 160

6.1.1 从内在标准看新闻传播学科发展 163

6.1.2 从外在标准看新闻传播学科发展 172

6.2 推进新闻改革 178

6.2.1 1942和1956年两次新闻改革与新闻学研究 178

6.2.2 新时期新闻改革的三次跨越与新闻传播研究的互动 181

7 结语 191

7.1 主要成就 191

7.2 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变化的特征 192

7.3 亟待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新闻传播研究如何深入? 194

主要参考文献 197

附录1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大事记1978—2007 208

附录2 历届吴玉章奖获奖成果(新闻传播学) 247

附录3 历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新闻传播学) 249

附录4 近十年出版的新闻学概论类著作、教材(1997—2006) 251

后记 25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