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洱海控藻技术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环境安全
洱海控藻技术研究
  • 作 者:卫志宏编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22109421
  • 标注页数:455 页
  • PDF页数:46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4 ≥45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洱海概况 1

1.1 洱海自然环境概况 1

1.2 洱海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5

2 “洱海控藻技术研究”项目背景和依据 8

2.1 项目背景 8

2.2 依据 8

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内容 11

3.1 研究方法 11

3.2 研究路线 11

3.3 研究内容 11

4 调查指标、方法、时间及点位 14

4.1 水文、水质、水动力研究指标、方法、时间及点位 14

4.2 浮游植物采样方法、时间、频率和点位 21

4.3 水生植物采样方法、时间、频率和点位 22

4.4 浮游动物采样方法、时间、频率和点位 22

4.5 底栖动物采样方法、时间、频率和点位 23

4.6 鱼类采样方法、时间、频率和点位 23

4.7 水源涵养林调查时间、点位、方法 24

4.8 鸟类调查时间、频率、点位和方法 25

4.9 洱海控藻外源污染负荷调查方法 26

5 洱海气象、水文、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27

5.1 洱海日照、气温、降雨量和水量的变化趋势 27

5.2 洱海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33

5.3 小结 45

6 洱海富营养化、藻类细胞发生发展与相关环境因子的研究 47

6.1 洱海富营养化及藻类发生影响关键因子相关性分析 47

6.2 洱海蓝藻发生典型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9

6.3 洱海蓝藻发生典型年富营养化分析 52

6.4 洱海氮磷比变化趋势与藻类细胞生长关系分析 52

6.5 洱海全湖藻类与北部藻类关系研究 53

6.6 小结 53

7 洱海水文水质水动力模型研究 55

7.1 研究途径和内容 55

7.2 洱海流域水环境数据收集 56

7.3 洱海流域数字高程(DEM)及其划分水系图构建 56

7.4 洱海流域径流模型的构建 59

7.5 洱海三维环境数学模型构建 70

7.6 洱海三维环境数学模型验证 81

7.7 洱海湖泊水动力特征分析 86

7.8 洱海湖泊水质水生态特征分析 99

7.9 洱海动态水环境容量模拟研究 104

7.10 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控制分配研究 112

7.11 结论 115

8 洱海流域控藻外源污染负荷调查研究 118

8.1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研究 118

8.2 洱海流域旅游污染调查研究及预测 135

8.3 洱海流域城镇生活污染调查分析 138

8.4 洱海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贡献率分析 139

8.5 问题与建议 140

9 洱海内源污染因子—底泥内负荷调查与评价 143

9.1 概况 143

9.2 底泥的沉积特征分析 143

9.3 底泥营养状况分析 144

9.4 污染物垂直变化分析 145

9.5 结论与建议 147

10 洱海生态系统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及退化原因诊断 149

10.1 湖泊生态系统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及退化原因诊断 149

10.2 陆域生态系统调查研究 248

11 控藻技术的研究 318

11.1 蓝藻水华应急预案的研究与制订 318

11.2 以水控藻技术研究与评价 354

11.3 生物控藻技术研究 355

11.4 湖内应急控藻技术研究及示范 360

11.5 洱海控藻外源污染负荷削减技术研究 369

11.6 洱海控藻管理技术总结与评价 426

参考文献 450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