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美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85827
- 标注页数:261 页
- PDF页数:27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7 ≥2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韦庄的生平与唐末社会 8
一 求学应举(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唐僖宗乾符六年879) 16
二 长安遇乱(唐僖宗乾符六年879—中和三年883) 21
三 江南十年(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唐昭宗景福元年892) 25
(一)三年幕僚生活(883—886) 25
(二)客居婺州(887—889) 27
(三)西行求食求仕(889—892) 29
四 及第前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天复元年901) 30
五 仕蜀十载(唐昭宗天复元年901—蜀高祖武成三年910) 33
第二章 韦庄诗的题材与主题 41
一 唐末社会现实的诗史 42
(一)唐末战乱的真实描绘 43
(二)藩镇割据的真实反映 53
(三)社会黑暗的深刻暴露 59
二 末世士人心态的诗史 73
(一)失意不平 73
(二)羁旅愁情 77
(三)隐逸情怀 90
第三章 韦庄诗的感伤基调与清丽风格 98
一 感伤基调 100
(一)成因 100
(二)内涵 105
二 清丽风格 117
第四章 韦庄诗的写作艺术 128
一 意象营造 129
(一)多选取自然意象,且为优美、柔美的自然意象 130
(二)喜欢用数词、方位词描绘意象 141
二 典故运用 142
三 情景处理 150
四 语言特色 159
(一)笔调清新 159
(二)色彩明丽 162
(三)语言晓畅 165
五 体式特点 174
第五章 韦庄诗对其词的影响 189
一 韦庄词大多作于西蜀 189
二 韦庄诗对其词的影响 196
(一)个性化的情感 197
(二)清丽词风 207
附录一 历代关于韦庄诗评价辑要 228
一 古人评价辑要 228
(五代)韦蔼 228
(明)高棅 228
(明)杨慎 228
(明)胡应麟 228
(明)许学夷 229
(明)唐汝询 229
(明)胡震亨 229
(明)陆时雍 229
(清)贺裳 230
(清)冯舒冯班 230
(清)翁方纲 230
(清)李调元 230
(清)洪亮吉 230
(清)薛雪 230
(清)余成教 231
(清)胡寿芝 231
(清)宋育仁 231
(清)丁仪 231
二 今人评价辑要 232
郑振铎 232
向迪琮 232
游国恩等 232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32
傅生文 232
王水照 233
詹安泰 233
罗宗强 233
施蛰存 233
林庚 23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34
周祖譔 贾晋华 234
张步云 234
王洪等 234
周祖譔等 235
郭预衡等 235
吴庚舜 董乃斌等 235
章培恒 骆玉明等 235
郭预衡等 236
尚永亮等 236
袁行霈等 236
罗宗强 236
傅璇琮 蒋寅 237
附录二 百年来《秦妇吟》研究述评 238
一 《秦妇吟》之思想研究 239
二 《秦妇吟》之艺术研究 242
三 韦庄讳言《秦妇吟》之原因考辨 244
附录三 百年来《秦妇吟》研究主要论文索引 247
附录四 百年来韦庄诗研究主要论文索引 249
参考书目 250
(一)基本文献 250
(二)研究论著 254
后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