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欧阳志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300018807
- 标注页数:301 页
- PDF页数:31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0 ≥30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工业社会之后的技术社会形态是“信息社会”吗? 1
第一节 对“生态化”概念的解释 1
第二节 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 3
第三节 对“信息社会”提法的质疑 14
第四节 对“产业”和“产业革命”的再认识 25
第五节 对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简要回顾 36
第六节 对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探究 42
第二章 生产技术体系的巨大变革 63
第一节 生产技术体系变革的直接起因 64
第二节 生产技术体系变革的进程 98
第三节 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就业格局的变化 116
第四节 劳动方式与城市前景展望 125
第五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阻碍 133
第三章 强烈的社会震撼 141
第一节 第三次产业革命与人口问题 142
第二节 第三次产业革命与发展问题 156
第三节 生态环境问题诉诸政治 169
第四节 教育的“绿化” 180
第五节 第二次“文艺复兴” 186
第六节 哲学的重大课题 198
第七节 第三次产业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 205
第四章 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215
第一节 中国环境问题的演变和基本出路 215
第二节 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 228
第三节 根据国情向产业体系的生态化迈进 249
第四节 “先污染,后治理”论辨析 278
结论 283
后记 285
主要参考文献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