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苏)萨多夫斯基(Садовский,М.А.)主编;占巴扎布译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2803564
- 标注页数:119 页
- PDF页数:13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31 ≥1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编 地震预报的地质和物理-力学基础 1
第一章 地震活动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1
1.任务和途径 1
2.地震区划 2
目录 3
前言 3
引言 5
3.地震预报试验场的地质工作保障 6
4.孕震机制和地震预报 7
5.古地震断层的研究 8
6.地质研究阶段的工作内容 8
第二章 地震预报的物理基础 9
1.地震孕育模式 12
2.雪崩式不稳定裂隙形成模式 15
3.沿断裂跳跃式运动(粘滑)作为一种地震模式 17
4.几种模式的对比 19
5.实现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的概率途径 21
6.地震活动的外因 26
第二编 地震前兆 29
第三章 关于前兆类型的基本概念 29
1.前兆分类 29
2.前兆显示的时空尺度 30
3.算法与前兆 33
第四章 地震学前兆 38
1.地震学方法的一般特点 38
2.地震周期 40
3.地震活动统计和前兆“余震爆发”?、“弱震群”(SW)、“西格玛”——总破裂面积的急剧增加(∑) 41
4.地震活动性和震情的时空变化 45
5.天然源和人工源波动场特征的时间变化 47
6.震源机制的时间变化 50
第五章 地球物理前兆和地球化学前兆 52
1.形变测量 52
2.流体地球动力学前兆 58
3.水文地球化学前兆 60
4.电磁前兆 64
5.震源电测深和视电阻率变化前兆 66
6.大地电场前兆 70
7.构造地磁前兆 72
8.声前兆 76
9.生物前兆 76
10.关于地震控制问题 77
第三编 地震监测系统 78
第六章 地震预报观测工作的组织 78
1.概述 78
2.关于地震预报观测方法问题 79
3.综合观测网和预报试验场的建设 87
4.预报观测系统 89
第七章 地震预报观测资料的处理 93
1.地震预报观测资料的低层次处理 93
2.地震预报观测资料的高层次处理 96
3.地震预报观测资料的综合 98
附录Ⅰ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的统计压缩方法 100
附录Ⅱ 地震预报实施规则(草案) 107
参考文献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