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小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0139301
- 标注页数:351 页
- PDF页数:35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9 ≥3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论中医的方法学——从黑箱法看中医之一 1
2.中医理论的经验性——从黑箱法看中医之二 13
3.中医方法学的前景——从黑箱法看中医之三 38
4.试析“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本质区别及其相互结合的意义 49
5.用心理学观点和统计学方法重评中医系统观 61
6.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种模式 85
7.适者生存——中医急症事业兴亡的关键 87
8.中医学中的概率统计原理 107
9.大数定律和科学乐观主义 118
10.论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本质是类比推理 120
11.潜在的逻辑:非理性思维形式的理性本质 125
12.从真理到现实——科学界说史的重建 134
13.中药、针灸、中医理论研究的比较 148
14.从中药的副作用问题谈理论陈述的科学性 150
15.余云岫医学革命论中的民性观点 152
16.中医养生学的封闭性 172
17.中医养生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77
18.应用与开发——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走出困境的导向 184
19.优势发展论:中医发展的误区 193
20.与证候规范化相关的证候实证化 200
21.从模拟到超越:中医理论实质研究的新观念 205
22.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反重演律假说 213
23.中医理论现代化概述 219
24.中医理论的两种类型 223
25.证候规范化的约定解与真理解 231
26.中医证候体系形式的重新建构 236
27.论从温补肾阳治疗肥胖病 241
28.论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 247
29.证候实质研究中弱特异性的正面观 254
30.动物模型——中医理性生物观的起点 259
31.虚证——一种新的生物观 267
32.脾气虚证多态性的初步探讨 275
33.中医基础医学的阵痛与助娩——中医理论研究及动物模型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285
34.中医病理学的一元论解释 299
35.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医学发展中的地位 313
36.虚证生痰与虚证病理的反重演律 319
37.中医学的前沿学科问题——谈分化的中医学与进化的中医学 325
38.脾虚证实质的初步揭示 339
39.21世纪:从遗产中医学到发展中医学 345
40.中医学发展史的渐成论观点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