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
  • 作 者:洪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06029661
  • 标注页数:244 页
  • PDF页数:25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9 ≥2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苏联影响与“十七年”电影的创造机制 1

一、“人民电影”与“人民美学”:中、苏电影的相同本质 2

二、中、苏电影的思想、艺术差异 8

三、苏联影响与“十七年”“人民电影”的创造机制 19

四、苏联影响与“十七年”电影的现代性问题 31

第二章 苏联影响与“十七年”电影的多重外来影响源 41

一、苏联影响:“同向对应”与“逆向错位” 41

二、50年代:“日丹诺夫主义”与“解冻”思潮 43

三、“文革”前的60年代:人道主义与“日丹诺夫主义” 54

四、“十七年”电影与其他世界电影潮流 58

第三章 “十七年”电影剧作理论与苏联影响 69

一、“电影剧本是影片的基础” 72

二、电影剧本的“文学性”与“电影性” 75

三、电影剧本创作的目的、任务与方法 82

四、电影剧本的编剧技法 89

第四章 “十七年”电影艺术特性理论与苏联影响 97

一、电影特性之一:大众性 100

二、电影特性之二:综合性 103

三、电影特性之三:视觉形象性 107

四、电影特性之四:蒙太奇 113

第五章 “革命化”叙事与历史的重塑——“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与苏联影响 122

一、何谓“革命历史题材” 122

二、“革命化”叙事与历史的重塑 128

三、英雄形象创造:群像勾勒、性格化与理想化 132

四、苏联“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正面影响的整体性缺失 143

第六章 对现实的讽刺与歌颂——“十七年”现实题材喜剧电影与苏联影响 150

一、“十七年”主流喜剧电影观念:强调歌颂、忌讳讽刺 150

二、讽刺喜剧:“干预生活”与批判意识的觉醒 158

三、“歌颂性喜剧”:歌颂现实与“革命的理想主义” 164

四、“十七年”喜剧精神的衰落与“无冲突论”影响 169

第七章 “忠实于原著”与意识形态再创造——“十七年”文学名著改编影片与苏联影响 176

一、名著改编:“十七年”电影对文学性和文学价值的追求 177

二、“忠实于原著”:从“再现”到“意识形态再创造” 183

三、“十七年”名著改编实践与苏联影响 190

四、名著改编艺术个性的缺乏与对苏联影响源的选择 196

第八章 失衡的银幕:在政治与审美之间——“十七年”电影的银幕美学与苏联影响 206

一、近景、特写镜头与“富有阶级特征的脸” 206

二、“十七年”电影的画面构图与“苏联镜头” 212

三、“十七年”银幕的蒙太奇美学与苏联影响 216

四、“十七年”银幕美学的缺失与苏联影响 222

结语 228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4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