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能源高效型城镇化研究 进程、模式与规划管理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能源高效型城镇化研究  进程、模式与规划管理
  • 作 者:赵鹏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3212315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言 1

第一篇 能源高效型城镇化 6

第一章 城镇化概念与指标 6

第一节 城镇化定义与内涵 6

第二节 城镇化指标体系 8

第二章 城镇化与能源消耗理论关系 11

第一节 城镇化进程与能源消耗 11

第二节 城镇化格局与能源消耗 16

第三章 能源高效型城镇理论与实践 24

第一节 能源高效型城镇概念及内涵 24

第二节 能源高效型城镇评价指标体系(Energy-efficient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28

第三节 能源高效型城镇国际案例 31

第四节 能源高效型城镇特征 45

第五节 能源高效型城镇的空间战略 50

第六节 能源高效型城镇的管理 56

第二篇 我国城镇化进程与能源消耗 58

第四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分析 58

第一节 我国城镇化进程分析 58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特征与演变 60

第三节 城镇化发展重大新机遇 72

第五章 我国能源消耗现状及其国际比较 78

第一节 我国能源消耗现状 78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与能源消耗关系 83

第三节 能源消耗国际比较 86

第六章 能源消耗与城镇化关系国际比较 96

第一节 人均能耗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发展 96

第二节 总能耗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发展 98

第三节 能源消耗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论框架 103

第三篇 我国城乡用能方式与水平差异 105

第七章 城乡用能水平、用能方式差异整体分析 105

第一节 城乡生活用能水平差异 105

第二节 城乡生产能耗水平差异 107

第八章 城镇重点领域(建筑)用能现状分析与调查 109

第一节 城镇建筑建造与建筑使用能耗整体现状 109

第二节 城镇建筑使用能耗调查及其与农村比较 111

第三节 农民工生活能耗水平与用能方式调查 116

第九章 城镇重点领域(交通)用能现状分析 120

第一节 全国交通运输业用能整体水平现状 120

第二节 城镇客运交通用能计算方法与数据 121

第三节 城镇客运交通用能量测算 130

第四节 城镇货运交通能源消耗测算 152

第四篇 “十三五”期间城镇化水平情景预测 158

第十章 “十三五”期间及中长期我国城镇化水平情景预测 158

第一节 城镇化水平低、中、高速增长情景预测 158

第二节 城镇化水平分区域情景预测 165

第十一章 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影响情景预测 170

第一节 城镇化水平对建筑规模影响情景预测 170

第二节 城镇化对土地利用影响情景预测 190

第三节 城镇化对交通需求影响的现状调查分析 195

第四节 城镇化对收入水平影响的情景预测 207

第五篇 城镇化对“十三五”期间及中长期能源消费的影响 213

第十二章 城镇化重点领域能源使用水平与使用方式的情景预测 213

第一节 城镇建筑建造能耗预测 213

第二节 城镇居民建筑使用能耗预测及其与农村比较 215

第三节 城镇农民工生活能耗特征及其预测 244

第四节 城镇化水平对交通能耗影响预测 249

第十三章 城镇化对“十三五”期间及中长期能源消费影响总结 262

第一节 城镇化对能源消费总量影响预测 262

第二节 城镇与农村建筑能耗水平比较 263

第三节 城市交通领域能耗影响预测情景总结 280

第四节 城镇化空间形态对能源消耗影响及预测 300

第六篇 我国能源高效型城镇化的战略和举措 317

第十四章 能源供应体系变革要求及政策举措 317

第一节 能源供应体系变革的新要求 317

第二节 “十三五”期间城镇和农村能源供应体系变革的相应政策举措 320

第十五章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323

第一节 绿色低碳城市研究背景与意义 323

第二节 绿色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325

第三节 绿色低碳城市评价及政策体系 329

第四节 低碳城市空间战略体系 333

第五节 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情况与案例简介 342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357

第一节 理念与设计原则 357

第二节 国际绿色建筑发展制度保障 363

第三节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 366

第四节 我国绿色建筑案例及推广 374

第五节 既有建筑改造与未来节能技术 384

第十七章 多途径发展绿色交通 390

第一节 小汽车需求与使用管理 390

第二节 小汽车高承载率管理 421

第三节 城市形态与居民出行 433

第四节 新能源汽车与管理 434

附录1 城乡居民、流动人口能源使用调查 445

附录2 特大规模城市的有关公共交通数据 449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