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洪子诚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41919446
- 标注页数:218 页
- PDF页数:22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8 ≥21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感伤姿态 3
第一节 文学感伤倾向的几种形态 3
第二节 对感伤的批评的历史回顾 13
第三节 时代不容有艺术家的“公平” 22
第四节 感情在文学中地位的夸大 30
第五节 对艺术“构型”的忽视 36
第二章 寻根趋向 43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文学寻根 43
第二节 寻根思潮的社会历史背景 54
第三节 对民俗、“地域文化”的重视 66
第四节 “记忆”的搜寻和再现 73
第五节 “在空间中置换位置寻求拯救” 81
第六节 面对革新与保护的困惑 88
第三章 忏悔意识 101
第一节 “忏悔”的基点与尺度 101
第二节 各异的历史形态 106
第三节 虚构“英雄”以回避自剖 117
第四节 以英雄姿态进行自审 126
第五节 人生与艺术间的选择 137
第六节 理想的实在性与有效性 144
第七节 “我不是堂·吉诃德” 153
第四章 超越渴望 173
第一节 对作品“生命力”的疑惧 173
第二节 接过五十年代革新者的“遗产” 184
第三节 思想视境拓展的迫切性 192
第四节 从时间的深沟里升腾 200
第五节 关键在于创造者的精神结构 206
第六节 独立的文学传统的建设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