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启衡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2410422
- 标注页数:295 页
- PDF页数:30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2 ≥29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粒度分析和粒度测定法原理 1
1.1 单颗粒子的直径和形状 1
1.1.1 单颗粒子直径的确定法 1
1.1.2 单颗粒子形状确定法 4
1.2 混合粒群的平均直径和标准差的计算法 5
1.2.1 粒度分布及其统计特征数 5
1.2.2 粒度分布中的变量变换法 8
1.2.3 计算平均直径的方法 11
1.2.4 粒度分布中的标准差和均匀度计算法 19
1.3 粒度特性方程式 20
1.3.1 粒度特性方程式与珀尔桑微分方程的关系 20
1.3.2 高丁-舒曼方程式 26
1.3.3 罗辛-拉姆勒尔方程式 30
1.3.4 对数正态分布 34
1.3.5 高丁-梅洛伊方程式 43
1.4 粒度测定法原理 46
1.4.1 各种测定法适用的粒度范围 46
1.4.2 筛分法 46
1.4.3 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法 50
1.4.4 沉积和淘析法 54
1.4.5 测定表面积的气体渗透法和气体吸附法 61
1.4.6 在线粒度分析法 69
1.4.7 几种方法测量结果的比较和划一 74
2 岩矿的抗破碎能力 79
2.1 固体的变形和破坏机理 79
2.1.1 强度 79
2.1.2 弹性 80
2.1.3 塑性 82
2.1.4 粘性 84
2.1.5 流变学和固体的流变模型 85
2.1.6 断裂 85
2.2 测定岩矿抗破碎能力的材料试验 89
2.2.1 各种应力状态的岩矿强度 90
2.2.2 应力-应变关系 93
2.2.3 硬度 96
2.3 测定岩矿抗破碎能力的工艺试验 99
2.3.1 落重仪法和摆式仪法 99
2.3.2 磨矿机测可磨性法 102
2.4 测定结果的应用 106
2.4.1 可碎性和可磨性分类 106
2.4.2 碎矿机设计 108
2.4.3 估计破碎的能量消耗和产物的粒度特性 110
2.5 尺寸效应 111
2.5.1 A.A.格里弗斯学说 111
2.5.2 韦布尔对格里弗斯学说的统计推论 113
2.5.3 尺寸效应的研究成果和异议 116
2.6 冲击 119
2.6.1 波在弹性固体中的传播 119
2.6.2 冲击作用的特点 122
2.6.3 赫茨理论的概况 125
2.6.4 冲击碎矿和磨矿 128
2.7 单粒破碎试验和研究 131
2.7.1 概况 131
2.7.2 吉尔瓦里-伯格斯特龙的研究 133
2.7.3 朗夫-舍纳特的研究 137
3.1.1 热力学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142
3 粉碎过程热力学 142
3.1 粉碎耗功原理 142
3.1.2 固体的比表面能 144
3.1.3 固体的比断裂表面能 149
3.2 粉碎耗功分析和粉碎效率 152
3.2.1 粉碎过程的能量平衡 152
3.2.2 磨矿过程的热力学效率 155
3.2.3 功耗分析和粉碎效率 160
3.2.4 比较粉碎设备效率的标准 163
3.3 粉碎耗功的理论 168
3.3.1 传统的三个粉碎耗功学说及其评价 168
3.3.2 对功耗学说作的修改 174
3.3.3 粉碎所需能量与产品粒度特性的关系 180
3.4.1 概述 183
3.4 助磨剂及机械化学 188
3.4.2 吸附降低硬度学说及其在磨矿中的应用 190
3.4.3 矿浆流变学及其在磨矿中的应用 194
3.4.4 机械化学 203
3.5 热力破碎 207
4 磨矿动力学 213
4.1 零级、一级和二级磨矿动力学 213
4.1.1 概述 213
4.1.2 零级磨矿动力学 214
4.1.3 一级磨矿动力学 217
4.1.4 二级磨矿动力学 217
4.2 一级磨矿动力学公式的导出及验证 218
4.2.1 E.W.戴维斯-A.W.范伦沃尔德的推证 218
4.2.2 C.E.安德列夫等的推证 220
4.2.3 K.A.拉苏莫夫等的推证 226
4.3.1 B.A.别洛夫的论证 230
4.3 磨矿动力学方程与粒度特性方程的关系 230
4.3.2 A.E.扎古斯廷-O.H.季霍诺夫的论证 232
4.3.3 新表面积产生的动力学及计算法 235
4.4 选择性磨细 238
4.4.1 选择性磨细现象及其原因 238
4.4.2 选择磨细时的磨矿动力学 241
4.5 磨矿动力学在生产中的应用 245
4.5.1 工业磨机的技术评价 245
4.5.2 循环负荷、分级效率和磨机生产率的关系 248
4.5.3 缩小碎矿产物粒度与磨机比能耗的关系 253
4.5.4 自磨机的磨矿动力学 254
4.5.5 用磨矿动力学决定磨机的操作条件 259
5.1.1 数学模型的意义和重要性 261
5 粉碎过程的数学模型 261
5.1 概述 261
5.1.2 模拟的方法和模型的分类 262
5.1.3 制模步骤 264
5.2 粉碎过程的数学模型 265
5.2.1 解离的数学模型 265
5.2.2 粉碎过程的数学模型的要素 269
5.2.3 粉碎过程的三种基本模型 274
5.3 数字仿真概况 282
5.3.1 数字仿真的意义和方法 282
5.3.2 数字仿真在碎矿和磨矿中的应用 284
编后记 288
参考文献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