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苏)伊·斯·马里延科著;牟正秋,王明辉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7012·0939
- 标注页数:198 页
- PDF页数:20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6 ≥1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 社会进步和学生的道德教育 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和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机联系 1
第二节 培养学生置身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关系是积极生活态度形成的必要条件 9
第三节 道德教育是综合培养学生个性的组成部分 23
第二章 普通中学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特点 41
第一节 德育过程的一般特征 41
第二节 道德教育、再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性和特殊性 50
第三节 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在德育中的相互作用 64
第三章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个性产生定向影响功力的综合现象 71
第一节 德育过程中对个性施加必要影响与充分影响的辩证关系 71
第二节 《学生教育的示范内容》是对个人进行系统影响的组织基础 87
第四章 德育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101
第一节 学生的个性是德育的对象 101
第二节 德行经验的积累和学生对其认识的水平 111
第三节 道德概念和信念按阶段、分期形成及其在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128
第五章 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及其个性发展的动力和矛盾 144
第一节 道德形成和个性发展的主要源泉 144
第二节 学生个人德行的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和动力 157
第六章 衡量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准及其方法论原理 171
第一节 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及其标志 171
第二节 揭示学生集体和各类学生团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方法论原理 184
第三节 普通中学学生道德修养水平调查过程的领导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