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异常儿童特殊教育概论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异常儿童特殊教育概论
  • 作 者:(美)哈拉汉(Hallahan,Daniel P.),(美)考夫曼(Kauffman,James M.)著;高 卓,张葆华译
  • 出 版 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0053469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定义 2

第二节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应当做什么 8

第三节 异常儿童的罹病率 11

第四节 特殊教育的历史 15

第二章 弱智 33

第一节 定义 33

第二节 分类 36

第三节 弱智的原因 38

第四节 弱智程度的测量 47

第五节 弱智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51

第六节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 55

第七节 对弱智儿童的安排 67

第八节 学龄前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 69

第九节 青少年和成年弱智者的特殊教育 70

第十节 弱智儿童的在校管理 71

第三章 学习障碍 73

第一节 定义 73

第二节 学习障碍的原因 78

第三节 学习障碍程度的测量 81

第四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86

第五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 98

第六节 学龄前学习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 107

第七节 青少年和成年学习障碍者的特殊教育 109

第八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在校管理 111

第四章 情感紊乱和行为失调 113

第一节 定义 113

第二节 分类 119

第三节 情感紊乱/行为失调的原因 123

第四节 情感紊乱/行为失调的识别 128

第五节 情感紊乱/行为失调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132

第六节 情感紊乱/行为失调儿童的特殊教育 142

第七节 学龄前情感紊乱/行为失调儿童的特殊教育 146

第八节 青少年和成年情感紊乱/行为失调者的特殊教育 148

第九节 情感紊乱/行为失调儿童的在校管理 150

第一节 定义 152

第五章 言语和语言失调 152

第二节 言语的产生 153

第三节 语言的发展 155

第四节 言语失调 159

第五节 语言失调 174

第六节 为重残者提供的交流系统 181

第七节 评估和干预语言失调的措施 183

第八节 言语和语言失调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184

第九节 言语和语言失调儿童的特殊教育 185

第十节 学龄前言语和语言失调儿童的特殊教育 185

第十一节 青少年和成年言语和语言失调者的特殊教育 187

第十二节 言语和语言失调儿童的在校管理 188

第一节 定义和分类 191

第六章 听力损害 191

第二节 耳的生理解剖 193

第三节 听力的测量 196

第四节 听力损害的原因 199

第五节 听力受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04

第六节 听力受损儿童的特殊教育 210

第七节 学龄前听力受损儿童的特殊教育 218

第八节 青少年和成年听力受损者的特殊教育 220

第九节 听力受损儿童的在校管理 222

第七章 视力损害 225

第一节 定义和分类 225

第二节 眼睛的生理解剖 227

第三节 视力的测量 228

第四节 视力损害的原因 230

第五节 视力受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32

第六节 视力受损儿童的特殊教育 242

第七节 学龄前视力受损儿童的特殊教育 254

第八节 青少年和成年视力受损者的特殊教育 256

第九节 视力受损儿童的在校管理 259

第八章 肢体残疾 261

第一节 定义和分类 261

第二节 神经损害 262

第五节 意外事故和其他身体情况 270

第三节 肌肉骨骼情况 274

第四节 先天畸形 277

第六节 虐待和照料不周致残 280

第七节 肢体残疾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82

第八节 假肢、矫正装置和用于日常生活的适应性器械 286

第九节 肢体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 287

第十节 学龄前肢体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 291

第十一节 青少年和成年肢体残疾者的特殊教育 295

第十二节 肢体残疾儿童的在校管理 297

第九章 智力超常 299

第一节 定义 299

第二节 智力超常的原因 305

第三节 甄别和识别 311

第四节 智力超常儿童的身体、心理和行为特征 315

第五节 对待智力超常儿童及其教育的态度 319

第六节 智力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 322

第七节 智力超常儿童的教师 327

第八节 学龄前智力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 328

第九节 青少年和成年智力超常者的特殊教育 331

第十节 智力超常儿童的在校管理 333

第十章 异常儿童教育和生活的正常化及对待他们的态度 335

第一节 反对“贴标签” 335

第二节 投入主流 340

第三节 取消收容机构 344

第四节 改变对待残疾人态度的其他方法 348

第五节 技术和正常化的目标 352

第六节 社会对待残疾新生儿的态度 353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