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大年主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00011711
- 标注页数:371 页
- PDF页数:38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3 ≥3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 录 1
序言 刘大年 1
一、近代日本历史上的日中战争 井上 清 1
目 录 1
序言 刘大年 1
一、近代日本历史上的日中战争 井上 清 1
二、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 刘大年 22
二、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 刘大年 22
三、抗日战争的起点——卢沟桥事变 王汝丰 50
三、抗日战争的起点——卢沟桥事变 王汝丰 50
木坂顺一郎 70
四、关于十五年战争的性质及称谓问题 70
木坂顺一郎 70
四、关于十五年战争的性质及称谓问题 70
——十五年战争之一窥 江口圭一 86
五、通向卢沟桥事件之路 86
——十五年战争之一窥 江口圭一 86
五、通向卢沟桥事件之路 86
亚洲情况的 本山幸彦 101
六、日本是如何在教育中灌输中国及 101
亚洲情况的 本山幸彦 101
六、日本是如何在教育中灌输中国及 101
七、抗日战争史研究之课题 池田诚 124
七、抗日战争史研究之课题 池田诚 124
八、近代日本对华关系的特点 张振鹍 131
八、近代日本对华关系的特点 张振鹍 131
九、满洲事变侵略势力的形成过程 古屋哲夫 152
九、满洲事变侵略势力的形成过程 古屋哲夫 152
十、围绕日中战争的国际关系 铃木隆史 165
十、围绕日中战争的国际关系 铃木隆史 165
——纪念“七七”事变50周年 吴于廑 185
十一、从世界历史看中日文化交流两千年 185
十一、从世界历史看中日文化交流两千年 185
——纪念“七七”事变50周年 吴于廑 185
反应 池井优 199
十二、日中战争与日本新闻宣传媒介的 199
反应 池井优 199
十二、日中战争与日本新闻宣传媒介的 199
十三、日本陆军的中国观 波多野澄雄 216
十三、日本陆军的中国观 波多野澄雄 216
十四、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 齐世荣 231
十四、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 齐世荣 231
(1937~1941) 今井清一 257
十五、日本的日中战争观 257
(1937~1941) 今井清一 257
十五、日本的日中战争观 257
十六、日美开战后的日中战争 藤原彰 277
十六、日美开战后的日中战争 藤原彰 277
十七、战后中日关系的演变 郑 惠 291
十七、战后中日关系的演变 郑 惠 291
十八、日中战争与日本在华纺织业 高村直助 313
十八、日中战争与日本在华纺织业 高村直助 313
十九、北支开发株式会社的成立 中村隆英 333
十九、北支开发株式会社的成立 中村隆英 333
纪念卢沟桥事变50周年日中 351
学术讨论会闭幕词 远山茂树 351
纪念卢沟桥事变50周年日中 351
学术讨论会闭幕词 远山茂树 351
附 录 353
日中学术讨论会筹备者序 卫藤沈吉 353
日中学术讨论会筹备者序 卫藤沈吉 353
附 录 353
京都学术讨论会回顾 井上 清 361
京都学术讨论会回顾 井上 清 361
执笔者介绍 368
执笔者介绍 368
后记 郑 惠 370
后记 郑 惠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