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 作 者:邓晓春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61016492
  • 标注页数:175 页
  • PDF页数:18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5 ≥17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2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 2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6

第二章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 7

第一节 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性质的必要性 7

第二节 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2

第三节 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18

第三章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服务宗旨 36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办学宗旨 36

第二节 通过“出人才”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办学宗旨 42

第三节 通过“出成果”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办学宗旨 47

第四节 通过社会服务,体现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 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4

第四章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74

第二节 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将德育放在首位”的方针 81

第五章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育人途径 99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00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5

第三节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112

第六章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改革道路 124

第一节 坚持改革,是促进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需 124

第二节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和着重点 135

第三节 建立有利于推动高教改革不断深化的政策体系及运行机制 155

第七章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战略方针 160

第一节 高等教育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意义 160

第二节 坚持“三个面向”的核心,是落实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 164

第三节 落实教育战略重点地位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 170

第四节 实现“三个面向”,落实战略重点地位,教育自身的努力极为重要 17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