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明华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24021431
- 标注页数:251 页
- PDF页数:26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4 ≥2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深层心理的颤动 1
第一节 涅槃中的价值观念 2
一、悲壮的坍塌 3
二、产前的阵痛 4
三、心灵的震荡 7
第二节 主体价值的内在超越 10
一、人格的自我更新 10
二、社会的深层转折 12
第三节 面对新世纪的选择 14
一、历史的积淀 14
二、现实的冲击 17
第四节 建构新价值观的误区 20
一、价值建构的途径 21
二、“现代人的傲慢” 23
三、“全盘西化”的重演 25
四、自我价值的迷误 27
第二章 见仁见智的价值世界 30
第一节 价值的底蕴探究 31
一、价值的含义 31
二、文化与价值 33
三、人性与价值 36
四、道德与价值 40
五、真理与价值 43
第二节 价值系统的结构 46
一、价值系统的一般结构 47
二、价值发生系统 48
三、价值判断系统 52
四、价值控制系统 53
第三节 价值观及其变革 56
一、价值观的含义 57
二、价值观的内容 60
三、价值观的变革 61
第三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剖析 64
第一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生成土壤 65
一、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66
二、血缘宗法关系的笼罩 67
三、小农个体经济的滋润 69
四、封建政治结构的统制 70
五、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 73
第二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本质和特征 76
一、维护传统社会的价值规范 77
二、伦理中心主义的价值原则 79
三、泛和谐化的价值目标 84
四、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 91
第三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类型 95
一、修身入世的儒家价值观 95
二、无为出世的道家价值观 97
三、超凡脱俗的佛家价值观 101
第四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表现形态 104
一、崇古唯上 105
二、孝悌为本 107
三、内圣外王 109
四、修己爱人 110
五、群体本位 114
六、中庸之道 117
七、重农轻商 118
八、贵义贱利 120
九、尊道鄙器 123
十、有理去欲 125
十一、返朴无为 127
十二、知足常乐 129
第四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崩解 132
第一节 艰难的启蒙 134
一、“天崩地解”的时代 135
二、扫荡纲常法纪 137
三、入西法之堂奥 139
四、“破块”中的陈迹 141
第二节 沉重的苏醒 142
一、师夷长技,变法图强 143
二、鞭挞孔丘,打倒偶像 147
三、冲决网罗,尊民叛君 148
四、取法现代,以俄为师 150
五、新学旧学之争,革命保皇之辩 153
第三节 激情的反叛 159
一、新旧思潮的激战 160
二、价值世界的倾斜 166
三、科学民主的曙光 172
第五章 中西价值观在现代价值观建构中的意义 175
第一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积极因素 177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178
二、凛然大义的气节情操 181
三、民贵君轻的民本意识 183
四、求是务实的观实态度 186
五、趋善慎独的思想境界 190
六、谦和礼让的道德风貌 191
第二节 西方价值观对中国现代价值观建构的意义 194
一、自由民主意识的意义 196
二、个人本位的意义 201
三、追求自然本位的意义 204
四、物质利益中心主义的意义 207
第六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观建构 211
第一节 现代化的诠释 212
一、现代化的一般含义 213
二、中国式的现代化 218
第二节 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原则 221
一、个体与群体 222
二、自我与社会 225
三、功利与道义 227
四、传统与变革 229
五、多元与一元 231
第三节 迈向新世纪的价值观 233
一、永恒的追求和创造 234
二、“不自由,毋宁死!” 237
三、科学精神与民主精神 239
四、集体主义的升华 242
五、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45
后记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