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沈庆法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105116
- 标注页数:234 页
- PDF页数:24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5 ≥23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原著研究 1
第一章 叶桂《温热论》 1
研究概况 1
研究内容 2
一、温病大纲 2
二、温病证治 3
三、温病诊断 6
四、妇人温病 8
指导临床意义 9
第二章 薛雪《湿热病篇》 12
研究概况 12
研究内容 13
一、湿热病提纲 13
二、湿热病证治 14
三、湿热变证类证证治 18
四、湿热证瘥后调理 21
指导临床意义 23
研究概况 25
第三章 吴瑭《温病条辨》 25
研究内容 26
一、温病概念和特点 26
二、温热性质温病证治 29
三、湿热性质温病证治 34
四、治则治禁 40
指导临床意义 42
研究概况 45
第四章 吴又可《温疫论》 45
研究内容 46
一、温疫病因 46
二、温疫发病 48
三、温疫辨证 49
四、温疫治疗 50
指导临床意义 53
研究概况 56
第五章 学术流派 56
第二篇 学术研究 56
研究内容 57
一、温疫学派 57
二、核心派 60
三、兼融派 65
四、伤寒学派 66
五、伏温派 69
指导临床意义 71
研究内容 74
一、刘完素 74
第六章 名束经验 74
研究概况 74
二、王履 76
三、张鹤腾 77
四、喻昌 79
五、周扬俊 80
六、戴天章 82
七、俞根初 83
八、杨璿 85
九、余霖 86
十、吴贞 88
十一、邵登瀛 89
十二、王士雄 91
十三、石芾南 93
十四、雷少逸 94
十五、柳宝诒 96
十六、张锡纯 98
指导临床意义 100
第七章 理论探讨 103
研究概况 103
研究内容 103
一、叶天土的温病学说研究 104
二、相关学科的研究 107
指导临床意义 110
研究概况 113
第三篇 临床研究 113
第八章 疾病研究 113
研究内容 114
一、流行性感冒 114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15
三、伤寒与副伤寒 116
四、细菌性痢疾 117
五、病毒性肝炎 118
六、流行性乙型脑炎 119
七、流行性出血热 120
八、艾滋病 121
九、高热 122
十、急性扁桃体炎 123
十一、急性支气管炎 124
十二、急性肺部感染 125
十三、病毒性心肌炎 126
十四、急性胃肠炎 127
十五、急性胆囊炎 128
十六、急性泌尿系感染 129
十七、感染性休克 130
十八、败血症 131
十九、重症肝炎 132
二十、急性白血病 133
二十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134
二十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136
二十三、喘促 137
二十四、痧症 138
指导临床意义 139
第九章 治法研究 143
研究概况 143
研究内容 144
一、清热法 144
二、攻下法 146
三、祛湿法 148
四、化瘀法 152
五、养阴法 154
指导临床意义 156
第十章 方药研究 161
研究概况 161
研究内容 162
一、银翘散的研究 162
二、麻杏石甘汤的研究 163
三、白虎汤的研究 164
四、柴胡汤方的研究 165
五、黄连解毒汤的研究 166
六、甘露消毒丹的研究 167
七、承气汤方的研究 167
八、清开灵注射液的研究 169
九、生脉散(参麦注射液)的研究 170
十、青蒿(青蒿素)的研究 172
指导临床意义 174
研究概况 178
第四篇 实验研究 178
第十一章 动物实验 178
研究内容 179
一、动物模型制作 179
二、治法实验研究 195
三、方药实验研究 201
指导临床意义 214
第十二章 实验设计 217
研究概况 217
研究内容 217
一、实验设计三要素 218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19
三、实验设计的方法 221
四、实验设计的注意点 225
五、实验动物的选择 227
六、实验课题的确定与申报 229
指导临床意义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