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魏崇周著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4832161
- 标注页数:279 页
- PDF页数:28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6 ≥27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功致先王:邵雍早期的文学思想 16
第一节 早年邵雍的志士心态 18
一、宋初“回归三代”的倡议与邵雍的“致先王之事” 19
二、宋初“前理学期”学术状况与邵雍的学术性格 30
三、科举失利、庆历新政失败与邵雍立功理想的幻灭 33
第二节 邵雍的学术渊源及潜藏的隐士倾向 37
一、邵雍早期所处的地理环境 38
二、邵雍早期所受的家庭影响 40
三、邵雍的师学传承 45
第三节 邵雍早期的文学创作倾向 53
一、北宋诗歌“沿袭”期、“复古”前期的特点 53
二、邵雍早期诗歌的特点 54
第二章 口代天言:邵雍中期的文学思想 57
第一节 “口代天言”的提出及其含义 57
第二节 “志士在畎亩”的心态 61
第三节 “口代天言”对文学功用的诉求 77
一、圣人与天道的一致性及邵雍的思维模式 78
二、《皇极经世书》的“以经法天” 80
三、《伊川击壤集》的“明善恶” 83
四、“以《春秋》表仪《五经》” 93
第四节 “口代天言”对诗歌境界的要求 95
一、邵雍对近世诗人的批评 95
二、邵雍对“无我之境”的追求 101
第五节 “口代天言”对创作的要求及邵雍的创作实践 111
一、“经道之余”的文道关系论 111
二、“四不”的创作原则 112
三、“八因”的创作过程论 115
四、邵雍“乐”与“忧”的创作主题与其天道观的离合 117
第三章 真乐攻心:邵雍晚期的文学思想 127
第一节 晚年邵雍的圣人心态 127
一、“志士在畎亩”心态向“圣人”心态的过渡 127
二、王安石熙宁变法与邵雍的圣人心态 134
第二节 邵雍对人生的诗化 141
第三节 邵雍的创作思想 147
一、“性”与“真气味” 148
二、“神”与“妙功夫” 151
第四节 邵雍“真乐”的背景 156
一、邵雍的个人之悲 156
二、邵雍历史哲学中的悲观主义 162
三、万事由我 166
第五节 评价邵雍之乐的几个向度 172
一、儒家世外之乐 172
二、自私之乐 174
三、劳攘之乐 176
四、顺境之乐 179
第四章 批评与倾慕:时代对邵雍文学思想的回应 182
第一节 理学家群体与邵雍的文学思想 182
一、二程、张载等理学家对邵雍的评论 183
二、无我之境取径的异同 193
三、孔颜之乐本质的探讨 199
第二节 北宋主流文坛与邵雍的文学思想 203
一、邵雍和洛社诗人的交往 203
二、邵雍文学思想对洛社诗人的影响 209
余论:邵雍文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24
第一节 邵雍文学思想对南宋的影响 226
一、邵雍人格境界对南宋的影响 226
二、邵雍诗学观对南宋的影响 228
三、邵雍诗意生活对南宋的影响 230
第二节 邵雍文学思想对元代的影响 232
第三节 邵雍文学思想对明代的影响 237
一、邵雍学术、人格的影响 238
二、邵雍诗歌的影响 240
三、邵雍诗意生活的影响 245
第四节 邵雍文学思想对清初的影响 247
一、邵雍学术、人格的影响 248
二、邵雍诗歌创作的影响 251
三、邵雍诗意生活的影响 253
结论 255
参考书目 266
后记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