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纳西族社会及其母权制的调查报告  宁蒗县纳西族调查材料
  •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省历史研究所
  • 出版年份:1963
  • ISBN:
  • 标注页数:105 页
  • PDF页数:11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10 ≥1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壹、永宁纳西族社会及其母权制的调查报告 1

一、地理、历史和民族关系 1

二、经济 4

(一)农业经济 4

(1)生产技术 4

(2)生产上的协作及其组织 11

(3)封建土司土地所有制 13

(二)畜牧与捕鱼 25

(三)家庭工业 31

(四)商业贸易 34

三、解放前土司制度与等级关系 39

(一)政治组织 39

(三)土司法 40

(二)军事制度 40

(四)等级制度 43

(五)等级关系的分化 45

四、封建制度下的母权制 46

(一)“尔”与居民点 46

(二)民主改革前母系氏族的基本特点 48

五、对偶婚与群婚相结合的家庭形态 56

(一)以阿注制度为基本形式的望门居 56

(二)望门居的阿注制度的基本特点 57

(三)阿注关系的缔结与解除 59

(四)阿注关系主要是性生活的关系 61

(五)长期阿注 61

(六)短期阿注 62

(一)娶妻之出现 64

(七)子女属于母系氏族 64

六、父系单偶家庭的产生及其发展 64

(二)促梅制开始向父系家庭蜕化 66

(三)男子从妻居(入赘)制 66

(四)过继养女、养子、娶妻和入赘而产生的“夸这”关系 67

(五)木周尼周(舅表婚)通婚原则的产生 67

(六)父亲观念的产生 67

(七)亲属称谓 68

七、封建制度下母权制的悲惨命运 69

(一)封建地主父系家庭对群婚家庭的破坏 69

(二)喇嘛教对群婚家庭的破坏 70

(三)汉官、汉、藏商人和手工匠人与纳西族阿注制度 71

(五)阿注制度对于人口增加与成员健康的威胁 72

(四)具有群婚特点的阿注制度伴随父权之增长所产生的纠纷 72

八、党对永宁纳西族望门居的阿注制度的改造之开始 73

九、物质生活与意识形态 74

(一)物质生活 74

(二)文艺 75

(三)宗教 76

(四)生育与丧葬 80

(五)节庆 81

附录 82

(一) 82

(二) 83

贰、永宁(一区)忠实村解放前后的调查材料 84

叁、永宁区达坡村纳西族母权制的调查 94

肆、永宁区拉伯乡白亚村纳西族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调查 100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