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鞠平著
- 出 版 社: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63012354
- 标注页数:242 页
- PDF页数:25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2 ≥24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系统模型的可辨识性分析 8
2.1 可辨识性的基本概念 8
2.1.1 两个例子 8
2.1.2 通用完整模型 10
2.1.3 可辨识性定义 11
2.2 线性模型的可辨识性分析 11
2.2.1 拉氏传递函数法 12
2.2.2 台劳级数展开法 15
2.2.3 马尔柯夫参数矩阵法 16
2.2.4 模态矩阵法 17
2.2.5 模型穷举法 19
2.3 非线性模型的可辨识性分析 20
2.3.1 输出量高阶求导法 20
2.3.2 线性化法 22
2.3.3 等高线法 23
第三章 系统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 26
3.1 引言 26
3.1.1 电力系统辨识方法概述 26
3.1.2 优化搜索方法概述 27
3.2.1 基本原理 30
3.2 参数辨识的遗传法 30
3.2.2 对遗传算法的改进 34
3.2.3 应用于参数辨识 35
3.3 参数辨识的进化策略法 39
3.3.1 基本原理 39
3.3.2 应用于参数辨识 40
3.4 参数辨识的模拟淬火法 42
3.4.1 基本原理 42
3.4.2 应用于参数辨识 43
3.5 几种模拟进化方法的比较 44
4.1.1 研究意义 48
4.1.2 研究概况 48
4.1 引言 48
第四章 同步发电机模型的辨识 48
4.2 同步发电机模型 52
4.2.1 概述 52
4.2.2 六阶BPA模型 53
4.2.3 五阶综合稳定计算模型 54
4.2.4 三阶机电暂态模型 55
4.3 同步发电机模型的可辨识性 56
4.3.1 电气参数的可辨识性 56
4.3.2 机械参数的可辨识性 60
4.4.1 基本原理 65
4.4 同步发电机模型的参数辨识 65
4.4.2 浙江衢化热电厂应用实例 66
第五章 动态等值模型的辨识 69
5.1 引言 69
5.1.1 研究意义 69
5.1.2 研究概况 70
5.2 动态等值模型 73
5.2.1 动态等值模型结构 73
5.2.2 动态等值模型方程 73
5.3.1 动态等值模型的可辨识性分析 78
5.3 动态等值模型的可辨识性 78
5.3.2 增加条件解决可辨识性问题 83
5.4 动态等值模型的参数辨识 85
5.4.1 动态等值模型仿真验证 85
5.4.2 几个重要问题分析 92
5.4.3 华中电网现场实验验证 105
第六章 电力负荷模型的辨识 107
6.1 引言 107
6.1.1 研究意义 107
6.1.2 从负荷的影响看系统对负荷建模的要求 108
6.1.3 负荷建模的两条途径 111
6.2.1 静态负荷模型 115
6.2 电力负荷模型 115
6.2.2 机理动态负荷模型 116
6.2.3 非机理动态负荷模型 127
6.3 电力负荷模型的可辨识性 132
6.3.1 静态负荷模型的可辨识性 132
6.3.2 感应电动机综合负荷模型的可辨识性 136
6.3.3 非机理动态负荷模型的可辨识性 144
6.4 电力负荷模型的参数辨识 156
6.4.1 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的辨识结果 157
6.4.2 非机理动态负荷模型的辨识结果 163
A1 辨识系统功能 168
附录A 电力系统非线性辨识软件界面简介 168
A2 人机界面设计基础 170
A3 同步电机辨识软件界面 173
A4 动态等值辨识软件界面 178
A5 电力负荷辨识软件界面 180
附录B 模拟进化方法源程序 184
B1 遗传(GA)方法源程序 184
B2 进化策略(ES)方法源程序 201
B3 模拟淬火(SA)方法源程序 228
参考文献 236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