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精细养殖经济昆虫pdf电子书下载 > 农业科学
精细养殖经济昆虫
  • 作 者:刘玉升,叶保华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3130243
  • 标注页数:211 页
  • PDF页数:22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2 ≥2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让昆虫造福人类 1

第二章 昆虫资源产业化的领域 5

一、食用昆虫资源产业化 5

(一)食用昆虫的资源价值 5

(二)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 6

(三)我国食用昆虫研究及开发利用状况 18

(四)食用昆虫的开发利用前景 19

(一)药用昆虫的研究应用历史 21

(二)我国药用昆虫研究应用现状 21

二、药用昆虫与虫毒资源产业化 21

(三)药用昆虫的特点 23

(四)药用昆虫的发展前景 23

(五)虫毒资源产业化开发 23

三、授粉昆虫资源产业化 25

四、饲用昆虫产业 26

五、观赏及工艺昆虫产业 27

六、法医昆虫产业 27

七、材料昆虫产业 28

八、天敌昆虫产业 29

一、养虫业的发展轨迹 30

第三章 昆虫资源产业化发展、技术环节与前景 30

(一)目标昆虫良种的获取 31

(二)饲料技术 31

二、养虫业的技术环节 31

(三)饲养器具的设计与制作 32

(四)环境条件控制技术 32

(五)防疫与保护技术 38

(六)工厂化规模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技术参数的确定 39

三、昆虫养殖业发展的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40

第四章 直翅目经济昆虫资源 42

(一)形态特征 43

一、蝼蛄 43

(二)经济资源价值 44

(三)自然资源采集与人工规模化高效饲养 45

(四)采收与加工利用 47

二、蟋蟀 47

(一)形态特征与习性 47

(二)经济资源价值 48

(三)自然资源采集与人工规模化高效饲养 48

(一)形态特征 51

三、蝈蝈 51

(二)生活习性 52

(三)自然资源采集 52

(四)人工高效饲养 53

第五章 同翅目和半翅目经济昆虫资源 57

一、蚱蝉 60

(一)形态特征 60

(二)经济资源价值 60

(四)人工饲养技术 61

(三)生活习性 61

(五)采收与加工利用 63

二、胭脂虫 64

(一)形态特征 64

(二)生活习性 66

(三)经济资源价值 66

(四)自然资源采集与人工规模化高效饲养 67

(五)胭脂虫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68

(六)经济、生态效益与市场前景分析 68

(一)形态特征 69

三、樗鸡 69

(二)生活习性 70

(三)经济资源价值 71

(四)自然资源采集与人工规模化高效饲养 71

四、九香虫 72

(一)形态特征 73

(二)生活习性 74

(三)自然资源采集与人工高效饲养 74

(四)经济资源价值 76

第六章 鞘翅目经济昆虫资源 77

一、黑粉虫 78

(一)形态特征 79

(二)生活习性 79

(三)人工精细养殖技术 79

二、黄粉虫 84

(一)形态特征 84

(二)生活习性 86

(三)人工饲养技术 88

(四)经济资源价值 93

(一)形态特征 97

三、洋虫 97

(二)生活习性 98

(三)人工精细养殖技术 100

(四)经济资源价值 102

(五)采收和加工 103

四、龙虱 103

(一)形态特征 103

(二)生活习性 104

(三)人工精细养殖技术 104

五、蜣螂 105

(一)形态特征 105

(四)采收、加工与保存 105

(五)经济资源价值 105

(二)生活习性 106

(三)人工精细养殖技术 107

(四)加工与保存 108

(五)经济资源价值 108

六、金龟甲 109

(一)形态特征 109

(二)生活习性 110

(三)人工精细养殖技术 111

(四)收获与加工 112

(五)用途及市场前景分析 112

七、芫青 112

(一)形态特征 112

(二)生活习性 114

(三)人工养殖技术 115

(四)采收和加工利用 117

(五)经济资源价值 117

一、地鳖虫 119

第七章 蜚蠊目与鳞翅目经济昆虫资源 119

(一)形态特征 120

(二)生活习性 124

(三)自然资源采集 128

(四)人工高效养殖 129

(五)采收与加工 144

(六)经济资源价值 145

二、蓖麻蚕 148

(一)生物学特性 149

(二)经济资源价值 153

(三)饲养管理技术 154

(四)蚕病防治 165

(五)经济效益分析 167

三、豆天蛾 168

(一)形态特征 168

(二)生活习性 169

(三)人工饲养技术 170

(四)经济资源价值 170

(一)形态特征 171

四、黄刺蛾 171

(五)采收与综合利用 171

(二)经济资源价值 172

(三)采集与饲养 173

五、凤蝶 174

(一)形态特征 174

(二)生活习性 175

(三)人工饲养技术 176

(四)注意事项 183

(五)采收和利用 184

(一)形态特征 187

第八章 螳螂目和双翅目经济昆虫资源 187

一、螳螂 187

(二)生活习性 189

(三)生活史 191

(四)自然资源采集 191

(五)人工规模高效饲养 192

(六)经济资源价值 194

(七)采收和加工 196

二、家蝇 196

(一)形态特征 198

(二)生活习性 199

(三)人工规模高效养殖技术 202

(四)采收和加工利用 206

第九章 虫粪沙的综合利用 208

一、蚕粪沙的利用 208

二、虫茶 209

(一)虫茶昆虫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09

(二)营养成分和作用 210

(三)加工制作 21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