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徐亦让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01021885
- 标注页数:390 页
- PDF页数:39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8 ≥39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导言 1
二、人道主义的发展 14
(1)14—16世纪的人文主义 14
(2)17世纪的人道主义 19
(3)18世纪的人道主义 24
(4)人道主义的含义 33
三、信仰人道主义 43
(1)启蒙学派的影响 43
(2)黑格尔派的哲学 46
(3)费尔巴哈派的哲学 56
(4)人道主义的哲学信仰 66
四、清算人道主义 77
(1)“真实思想”与“哲学信仰”的矛盾 77
(2)“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 83
(3)人道主义到唯物史观的飞跃 101
(4)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 116
五、制定唯物史观 126
(1)生产是人类史的出发点 126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37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49
(4)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 160
六、创立马克思主义 171
(1)哲学世界观 172
(2)政治经济学 187
(3)科学共产主义 198
七、早期《手稿》的争论 214
(1)误解的形成和发展 216
A.“顶峰”论 217
B.“不成熟”论 241
C.“断裂”论 255
(2)《手稿》的人道主义 264
A.“异化劳动”从“人性论”出发 265
B.“共产主义”不是“社会形式” 277
C.“人化自然界”属于“人本学” 291
八、晚年《摘要》的争论 303
(1)西方为何提出“人类学笔记” 304
(2)苏联为何早知而不重视 312
(3)中国学者为何引起重视 319
A.名称之争 320
B.动机之争 325
C.价值之争 330
附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人为本” 352
二、哲学的几个重大问题 364
后记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