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呼唤民族性 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呼唤民族性  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
  • 作 者:王齐洲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042828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序董乃斌 1

第一章 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现代化检讨 1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 1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学科体系批判 9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7

第四节 中国文学呼唤民族性 25

第二章 人文教化:中国文学的原初观念 37

第一节 中国文学发生理论批判 37

第二节 “文”的符号原义及其衍生 45

第三节 “学”的符号原义及其衍生 50

第四节 “文学”观念的发生及其文化内涵 57

第一节 孔子文学观念发微 68

第三章 殊途同归:文学的人化和人的文学化 68

第二节 游夏文学的特点与走向 79

第三节 孟子的人格理论和文学思想 92

第四节 荀子的“积文学”与“隆礼法” 100

第五节 文学的人化和人的文学化 106

第四章 文以载道:中国文学的基本思想 113

第一节 中国知识分子的崛起 113

第二节 “君子谋道”与文学的泛道德倾向 133

第三节 “道”“势”之争及其消长 146

第四节 文学与政治的冲突和融合 155

第五节 “文”与“道”的不解之缘 170

第五章 象征主义:中国文学的传统方法 181

第一节 关于文学方法的争论 181

第二节 从献诗听政到赋诗观志 188

第三节 “比兴”面面观 195

第四节 象征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04

第五节 中西象征主义比较 209

第六章 善美中和:中国文学的审美理想 215

第一节 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215

第二节 文物昭德与尽善尽美 230

第三节 朴素自然与虚静恬淡 243

第四节 温柔敦厚与中和之美 253

第七章 世俗洗礼:中国文学的主体变迁 273

第一节 “夔典乐”与神性文化主体 273

第二节 人文精神与世俗文化主体 285

第三节 教育的普及与文学的专门化 294

第四节 文学世家与文章作手 303

第八章 走向大众: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 314

第一节 雅与俗的对立与转化 314

第二节 文化传播与文学消费 320

第三节 文体代嬗与文学普及 331

第四节 中国文学的基本走向 344

第九章 风骚融会:中国文学风格的多样统一 353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地域差异 353

第二节 南北文学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359

第三节 中国文学风格的多样与统一 369

第四节 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374

主要参考书目 383

后记 389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