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克均编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6661182
- 标注页数:110 页
- PDF页数:13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30 ≥11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绿芦笋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1
二、绿芦笋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4
(一)花、果实和种子 5
(二)叶与拟叶 8
(三)茎的形态与功能 9
(四)初生根、贮藏根和吸收根 11
三、绿芦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4
(一)绿芦笋的生长发育规律 14
(二)绿芦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6
四、绿芦笋的高产栽培技术 21
(一)栽培方式 21
(二)营养土、营养袋及苗床 22
(三)种子及其处理 26
(四)播种及幼苗管理 34
(五)移栽定植 41
(六)定植后的大田管理 46
(七)芦笋的采收 53
(一)避病高产栽培措施 56
五、绿芦笋避病高产栽培技术 56
(二)新种植地区的避病栽培措施 62
六、绿芦笋反季节栽培措施 64
(一)反季节采笋 64
(二)遮阳网的应用 64
(三)地膜的应用 66
(四)塑料大棚的应用 67
(五)绿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模式 67
七、病虫害防治 70
(一)病害防治 71
(二)虫害防治 78
八、绿芦笋的贮存、加工与综合利用 89
(一)嫩笋采后的生理变化 89
(二)嫩笋采后的形态变化 91
(三)绿芦笋的保鲜方法 92
(四)绿芦笋的综合利用 97
附录 绿芦笋菜谱12款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