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  文学的言意关系研究
  • 作 者:张茁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86176
  • 标注页数:192 页
  • PDF页数:21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0 ≥19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对语言的功能与地位的反思 1

第一章 海德格尔:“大道”与“道说”的遮蔽与澄明 14

第一节 对“存在”的追问:嵌入“无”之中的此在的超越 15

第二节 解蔽(Aletheia)与聚集(Logos):有与无的转化 21

第三节 诗与思:通往“返乡”的表象之路 35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学分析:“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 44

第一节 早期的逻辑图像理论 45

第二节 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 49

第三节 从过度分析回归到基于现象的自然理解 54

第三章 儒、道诗学:“言”与“意”的博弈 61

第一节 儒家诗学:“立言”的传统 62

第二节 “立象以尽意”与“赋、比、兴”的肯定性创建 64

第三节 道家诗学:“贵意”的立场 70

第四节 “道不可言”与“重言”、“寓言”、“卮言”的否定性言说 72

第四章 玄学、禅宗诗学:“忘言忘象”与“佛以意解” 79

第一节 儒道合流:“得意忘象”的玄学之风 79

第二节 禅宗:“不立文字”与“不废语录话头”的悖谬 83

第五章 儒、释、道诗学的合流与创新 94

第一节 “象外之象”、“境外之境”——意境 94

第二节 汉语和汉语思维的特点 100

第三节 汉语文化的诗性传统 106

第六章 中西诗学的对话与交流 116

第一节 跨时空的对话与交融 117

第二节 差异与启示 133

第三节 会通以超胜:象与象思维 142

第七章 文学语言的超越性:有与无的生成转换 155

第一节 语言是原诗 155

第二节 文学语言是创造性的语言 158

第三节 象象生象——文学语言超越性的内在创造机制 162

第四节 境生象外——文学语言超越性的外在生成机制 166

结语 文化与意义的世界 174

参考文献 178

后记 191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