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魏晋五言诗研究
  • 作 者:王今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86350
  • 标注页数:292 页
  • PDF页数:30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6 ≥29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张可礼 1

前言 1

引论 五言诗的形成 1

一、五言诗体的确立 1

二、五言诗形成的原因 29

上编 发展论 39

第一章 “五言腾踊”的建安诗坛 39

第一节 五言诗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40

一、五言诗的普遍运用 40

二、题材的开拓创新 42

三、抒情、言志及二者的结合 47

第二节 “五言腾踊”的形成原因 53

一、在继承中创新——汉代五言诗的影响 53

二、文学观念与文化氛围的促进作用 60

第二章 鸾鹤双飞的正始诗坛 65

第一节 正始五言诗发展概况 65

一、嵇康等人的五言诗 66

二、阮籍的五言《咏怀诗》 74

第二节 玄学影响与五言诗创作 76

一、玄学与五言诗主题的变化 77

二、玄学思想方法入诗及五言诗的哲理化 82

第三章 “勃尔复兴”的西晋诗坛 87

第一节 西晋五言诗创作概况 88

第二节 “缘情”、“感物”说的确立 90

第三节 西晋五言诗言情的主题取向 95

第四节 尚绮靡的诗学理论与五言诗的创作实践 103

第五节 五言诗中的摹拟倾向 108

第四章 继轨风流的东晋诗坛 113

第一节 东晋五言诗创作概况 114

第二节 郭璞与《游仙诗》 118

一、郭璞在东晋初期诗坛上的地位 118

二、《游仙诗》对诗境的开拓 122

第三节 五言诗中的山水与玄佛义理 125

第四节 陶渊明与五言诗的新局面 132

下编 表现论 139

第一章 声韵篇 139

第一节 魏晋诗人对声韵的探索 140

第二节 魏晋五言诗声律分析 147

第三节 魏晋五言诗韵式分析 157

第二章 句章篇 166

第一节 魏晋五言诗的字法与句法 167

一、魏晋五言诗的字法 167

二、魏晋五言诗的常见句法 175

第二节 魏晋五言诗的篇章结构 181

一、起句和结句艺术 181

二、布局谋篇艺术 188

三、组诗的内在机制与艺术魅力 192

第三章 修辞篇 198

第一节 魏晋五言诗的比兴艺术 198

一、比喻的修辞艺术 199

二、比拟的修辞艺术 204

第二节 魏晋五言诗的对偶艺术 205

一、二元思维与五言诗出现前的对偶艺术 205

二、魏晋五言诗对偶的主要形式 207

三、对魏晋五言诗对偶艺术的几点认识 213

第三节 魏晋五言诗的用典艺术 218

一、诗歌用典的出现及其发展 218

二、魏晋五言诗用典的主要来源和基本方法 220

三、魏晋五言诗用典具体情况的分析 223

第四章 意象篇 228

第一节 魏晋五言诗的意象类型 231

一、自然意象 231

二、人文意象 234

第二节 魏晋五言诗的意象组合 237

一、句的意象组合 238

二、篇的意象组合 239

第三节 魏晋五言诗意象功能分析 244

一、作为艺术手段的隐喻功能 245

二、意境的创造 248

结语 251

主要参考书目 254

附录 260

后记 29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