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27册 东汉画像石与早期道教暨敦煌壁画之研究
  • 作 者:王明孙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
  • 标注页数:0 页
  • PDF页数:26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6 ≥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傅序 1

自序 1

彩图 1

第一章 前言 1

一、画像石的分布 1

二、前人的研究 3

三、撰述范围及方法 9

第二章 画像石是道教墓葬思想的反映 11

一、画像的意义与作用 11

二、石室、石墓与石祠 16

三、画像石与道教思想间的关系 20

1.史籍文字中画像石的道教内容 20

2.画像题记中的道教思想 22

第三章 早期道教发展的源流与典籍 27

一、道教的源流及派别 27

二、《太平经》一书的渊源与内容 33

1.《太平经》一书的渊源 33

2.《太平经》一书的内容 34

三、《列仙传》与《神仙传》的参证研究 36

1.仙人的定义 36

2.《列仙传》的成书年代及作者 39

3.《列仙传》与《神仙传》中的道书 42

4.《列仙传》一书中的「立祠」问题 45

第四章 早期道教兴起的重要人物与地区分布 51

一、山东、徐海地区——早期道教的发源地 52

二、四川地区——五斗米道的发源 55

三、河南地区——太平道的兴起 62

四、陕北地区——骆曜及太平道馀绪 63

第五章 武氏墓群的探讨 67

一、山东的祠堂画像 67

二、立祠的意义与作用 68

三、武氏家族与道教信仰 71

四、武氏祠堂画像的内容与特色 77

第六章 画像石是道教长生、致太平思想的反映 101

一、神仙图像 101

1.西王母与东王公 101

2.伏羲与女娲 105

3.扁鹊神医 107

4.阙——迎神的门户 110

5.星宿图——天上众神的代表 114

二、人物图像 116

1.师——天道的阐扬者 116

2.帝王图 121

3.圣贤种民——附与邮亭官舍的关系 122

4.孝子图——不孝不可以久生 126

5.列女图 129

三、生活图像 132

1.男女相须——人之大急 132

2.乐舞百戏与庖厨——乐合阴阳以长生 140

3.争战伤生、施笞及骑神 149

四、草木方与生物方 156

1.画像中的草木方 156

2.寓意长生的命树 160

3.画像中的生物方 165

4.凡民职在理草木五谷、理万物 170

第七章 画像石对学术研究的启发和影响 177

一、画像石研究的盲点 178

1.事死如生之迷思 178

2.厚葬风气不合儒家思想 181

3.厚葬风气非尽为两汉墓葬习俗 182

4.鲁迅命名之检讨 185

二、画像石研究的启发 188

1.画像石二次入葬之意义 188

2.从画像石看魏晋时期道教之发展 189

第八章 画像石与敦煌壁画中的道教图像 193

一、融合佛、道宗教思想的敦煌 193

二、画像石在敦煌及其影响 199

附录:从辞赋谈敦煌壁画中的道教图像 205

一、〈鲁灵光殿赋〉一文的意义与作用 205

二、〈鲁灵光殿赋〉「胡人」一词之正伪 210

三、飞马奔雀的正名 211

四、人面三皇与凶神地灵 215

五、画像石与壁画的关系 222

六、结语 225

参考书目 227

索引 237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