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语文课程史研究  兼论语文课程的早期现代化
  • 作 者:王明建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
  • 标注页数:0 页
  • PDF页数:37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1 ≥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中国传统语文课程 49

第一节 “体用一原”的课程结构 49

一、以专书而非学科定课程 50

二、异“课”同道 53

三、同“道”异课 57

四、“分进合击” 58

第二节 实践生成的课程组织 61

一、“篇”非为学校系统而撰 62

二、由“碰篇”进学校 65

三、“篇”因“学”相组 68

四、从“有序”到“无序” 73

第三节 暗中摸索的课程内容 76

一、层叠累积 76

二、德前知后 80

三、圈点评注 84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早期现代化历程 88

第一节 从“体用一原”到“体用之分” 88

一、“中学”化“西学”:打破语文课程“唯一”地位的可行性论证 88

二、“耶稣”挟“孔子”:早期传教士的“催化” 96

三、“西艺”挤“中学”:官方对“西学”课程的认可 101

四、“西学”进“科举”:“之一”课程结构的盖棺定论 104

第二节 从“实践生成”到“系统开发” 108

一、“中小学”分“小学”:产生因“教”组织课程的需要 108

二、选本化教材:找到教材编选的立足点 111

三、教材替专书:对“为学校系统编选教材”的催化 118

四、“册”换“篇”:基于教材的“分段”课程组织的形成 121

第三节 从“暗中摸索”到“明里探讨” 123

一、“西学”塑“中学”:科学知识型成为课程内容的理想选择 123

二、“前台”化“小学”:“语识”研究提供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130

三、“国语”入“课程”:语文科急需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139

四、“教员”替“塾师”:“明里探讨”被可能 145

第三章 晚清民国时期的语文课程 149

第一节 学科课程结构 149

一、采用学科课程形式 154

二、各学程齐头并进 159

三、重建学程联络 163

四、设置选修学程 173

第二节 年级制课程组织 176

一、构建课程内容的序 177

二、制定语文教材编制规范 196

三、编制与年级相配套的语文教材 208

第三节 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221

一、辨析明确语文课程的“质” 222

二、实验得出课程内容的“真” 237

三、采摘增添课程内容的“新” 245

四、分工形成课程内容生产的“链” 266

第四章 语文课程早期现代化探析 277

第一节 语文课程早期现代化的效果 277

一、“之一”的形,“唯一”的质 277

二、“分段”其外,“多篇”其中 279

三、“经验”“知识”总相“离” 281

第二节 语文课程早期现代化的逻辑 282

一、“过河拆桥” 282

二、“移花接木” 284

第三节 语文课程早期现代的影响 287

一、造成阴魂不散的低效之忧 288

二、成为总被轻视的重要课程 292

第四节 语文课程现代化路径初建 307

一、当传统与现代性拼接路径的前提已不存在 308

二、低效与厚古薄今的评价反映出现代化路径依然故我 315

三、创造性转化应为语文课程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325

四、语文课程现代化的“奇理斯玛”权威构建 329

参考文献 339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