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锦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
- 标注页数:0 页
- PDF页数:39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1 ≥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诗”忆福柯其人其文 1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第三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基本结构 20
第一章 “经验形式”的历史性:“异托邦”思想的哲学背景 26
第一节 福柯:彻底的怀疑论者 28
第二节 “伪装”:福柯与尼采 33
第三节 “主体”与“合理性的形式” 43
第四节 “经验形式”的历史性研究 59
第二章 何谓“异托邦”——细绎福柯文本 83
第一节 作为文本空间的“异托邦” 85
第二节 作为社会空间的“异托邦” 113
第三节 功能的一致性:总结“异托邦”概念 146
第三章 “异托邦”与福柯哲学的特征 149
第一节 条件与关系之学:一种实现了“外在”的思考与学问 150
第二节 “异托邦”与实证性分析 206
第三节 “异托邦”与生产性分析 219
第四节 主体—中介 221
第四章 “异托邦”的哲学建构 223
第一节 “异托邦”哲学的研究对象:连接异质因素的关系空间 224
第二节 “异托邦”哲学的方法论:考古学与谱系学 226
第三节 “异托邦”哲学的伦理观:实证性机制到伦理秩序 247
第五章 “异托邦”与“人之死” 251
第一节 人之“死”与人之“生”:死亡的抒情性 251
第二节 人之生死作为一种间距和空间:19世纪知识型 263
第三节 人之死:作为一种知识构型核心的“人”的消失与新的空间的开启 281
第六章 “异托邦”与“文学的诞生” 285
第一节 福柯生命中的文学 287
第二节 书写与语言关系的历史考察 298
第三节 文学的诞生 337
第四节 福柯文学文本分析的范例 348
第五节 “书”的质疑 351
余论 355
第一节 关系:条件、之间与外在 355
第二节 “异托邦”的延展:跨文化对话的意义 359
参考文献 368
致谢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