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文学“乡土”的地方精神
  • 作 者:李丹梦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
  • 标注页数:0 页
  • PDF页数:37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5 ≥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史论 2

引论 作为认同构造的现代文学“乡土” 2

第一章 地方性文化视角的兴起 32

第一节 引入“主体” 32

第二节 1990年代以来文学“乡土”的变迁 36

第三节 “中国”的式微与“原子”个体 39

第四节 “乡土”认同的思维结构 43

第五节 地方文化视角的兴起 46

第六节 从“寻根”到“地方” 49

第二章 “中国”视域中的“河南” 55

第一节 豫籍作家皈依地方文化的“需要” 55

第二节 丑陋的“河南人” 61

第三节 中原衰落的历史及原因 64

第四节 河南文化精神的“造化演示”:黄河 67

第五节 河南,中国现代主体的“他者”或“代表”? 69

第六节 “中国弃儿” 72

第七节 “中”的尴尬 78

第八节 河南现代文学的运命 80

中篇 综论 84

第三章 话语与方法 84

第一节 何谓“话语”? 84

第二节 福柯的“地缘政治”与文化 88

第三节 主体与话语 91

第四章 “中原突破”的精神内涵 97

第一节 “弃儿”“寻根”与文化创伤 97

第二节 “伤口”凝视下的“中原突破” 104

第三节 一个典型个案:《坚硬如水》与“墓穴”记忆 110

第四节 河南现代文学里的“中国” 117

第五节 “寻根”的宿命 122

第五章 “中原突破”的话语形构 127

第一节 “乡土”话语的历史“索引” 127

第二节 官场话语 135

第三节 苦难话语 152

第四节 底层话语 173

第五节 历史话语 194

下篇 作家论 220

第六章 乔典运:现代中原“化石” 220

第七章 张宇:“软弱”与“鬼气”的叙述 245

第八章 李佩甫:卑贱的神圣之旅 261

第九章 阎连科:极端化写作的命运 281

第十章 刘震云:权力与人性的角逐 311

第十一章 李洱:反抒情的自我抒写 344

参考文献 362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