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聪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33323998
- 标注页数:351 页
- PDF页数:36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8 ≥3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现代“新儒学运动”的诗教之维 1
一、理学、礼教、诗教合一的“新儒学运动” 3
二、现代新儒学运动与白璧德人文主义之因缘 11
1.“新孔教运动”:白璧德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国效应 11
2.儒学的现代解码:白璧德人文主义对中国弟子们的意义 23
三、现代新儒学诗教体系寻踪 41
第一章 新文学的另一种选择 54
一、挑战新文学场的权威法则 54
1.诗是贵族的 56
2.早期的“唯美主义”主张辨析 66
二、“学衡派的嫌疑” 70
1.中西化合基础上的东方文化立场 70
2.与学衡派的微妙关系 78
三、现代性的另一种体认 85
1.传统的现代转化 85
2.西方文学话语的本土化 90
第二章 文学话语的诗教品质 96
一、意义的守护:义理式的文学批评 96
二、“理”“欲”之辨的延续:五四新文学是“浪漫的混乱” 104
1.批评五四文学的情感放纵 114
2.建立以理制情的文学的纪律 120
三、“人性论”与“唯物论”:对左翼文学的偏见 133
1.抽象意义与一般意义:普遍的人性与阶级性 133
2.古典主义的文学本体观与新古典主义的文学工具观 141
3.文学的贵族(高雅)性与文学的大众化 146
四、文学批评的皈依:伦理学还是美学? 152
1.善与美:进乎道与止于技 154
2.与左翼“新美学”的一种共鸣:人文化成与经世致用 162
五、“尚雅”的雅舍文风:退而结网的守望 167
1.人生的艺术化 170
2.雅健的文质观 174
第三章 文化认同危机时代的文坛经典学案 179
一、文化认同差异:鲁迅的“转变”与梁实秋的“不知‘转变’” 182
二、反比效应:鲁迅光环之下的反面书写 203
1.文化偶像与文化“鬼魅”:鲁迅作品教学中的梁实秋 203
2.两种祛魅: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中的梁实秋 208
三、战士与绅士:两种文化中的人格典范 213
第四章 梁实秋文化身份质疑 227
一、何种意义上的新月派、自由主义西化派、胡适学人群? 227
二、作为文化国家主义者的国家社会党党员 245
三、政治是非中的“与抗战无关论”者 261
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者 272
五、儒学意识形态下的台湾“现代孔夫子” 285
结语 296
参考文献 303
梁实秋简谱 314
跋 343
后记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