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凤桐,陈宝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11199291
- 标注页数:343 页
- PDF页数:35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4 ≥3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微格教学 1
一、微格教学概述 1
(一)微格教学产生的背景 1
(二)微格教学概念 3
(三)微格教学的研究方法 5
(四)对教学技能的分类 7
(五)微格教学的学科性质 19
(六)微格教学培训的硬件设施 22
二、微格教学的实施程序 23
(一)学习理论 25
(二)教学示范 39
(三)编写教案 39
(四)尝试教学 45
(五)反馈评价 47
(六)分析诊断 48
(七)修改教案 50
三、微格教学的特点 54
(一)明确教师应该掌握的各种教学技能 54
(二)对教学技能训练要求具体、明确 58
(三)强调“临床实践”亲身体验教学 60
(四)反馈真实,矫正迅速 61
(五)机动灵活便于实践 62
(六)个别教学代替了班级教学 63
(七)培训模式多样 64
四、微格教学的理论特色 73
(一)利用直接的第一反馈,能最有效地改变教师行为 73
(二)用动态观点研究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77
(三)实现对教学技能的分类,为技能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 79
(四)教师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高教学能力 82
第二章 教学技能培训概说 86
一、对教学技能的基本认识 86
(一)技能与习惯 87
(二)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88
(三)技能与知识 92
(四)技能与能力 94
(五)教学技能与教学法、教学方法 95
二、教学技能形成特点 97
(一)教学技能认知成分 97
(二)教学技能掌握特征 97
(三)教学技能保持与教学技能迁移 98
(四)教学技能形成的识、能、智阶段 99
(五)影响教学技能形成的内、外条件 105
三、教师必须掌握职业技能 106
(一)教师必须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 106
(二)要转变师资培训观念 108
第三章 微格教学的组织与指导 112
一、微格教学的基本因素分析 112
(一)指导教师、教师和学生 112
(二)教学过程的优化 114
二、微格教学的设计 116
(一)微格教学设计意义 116
(二)微格教学课的设计 118
(三)说课指导要点 135
三、微格教学的组织 138
(一)教师的选择 138
(二)培训课题的选择 140
(三)制订培训计划 141
(四)健全培训机构和组织 143
四、指导教师 145
(一)要熟悉微格教学 146
(二)个性影响 147
(三)开展民主教学 147
(四)罗森塔尔效应 148
(五)焦虑成事 148
(六)情感教学 149
五、教学技能训练要点 149
(一)明确教学技能训练目标 149
(二)准确把握教学技能结构 151
(三)教学技能的协调运用 152
(四)抓主要矛盾 153
(五)训练速度适当 154
(六)掌握适当的训练时间与次数 155
(七)教学技能训练的情感水平 156
(八)关注教学技巧与风格 158
六、微格教学的指导策略 159
(一)愉快学习 159
(二)实践性 161
(三)小步教学 162
(四)创过高原关 165
七、指导案例 165
第四章 教师的思维训练 168
一、排除思维障碍 169
(一)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树立教学技能培训意识 170
(二)克服心理障碍 171
二、培养教师思维的深刻性 172
(一)打破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 172
(二)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173
三、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前反馈 177
(一)运用形象思维对教学预测 178
(二)联想和想象 180
四、思维的灵活性 185
五、认知策略的学习 186
(一)定向 187
(二)操作 188
(三)控制调节 189
第五章 教学技能整合与创造性教学 198
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99
二、提高教学艺术性 201
(一)高素质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学技艺 201
(二)将教学技能向教学技艺发展 202
三、提高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 211
(一)营造环境 211
(二)创造思维过程 215
(三)创造思维品质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221
(四)创新教学能力的评价 223
(五)训练题 224
四、提高教师研究教学的能力 225
(一)研究教学技能的意义 225
(二)科研过程要素 226
(三)对学员的研究管理 237
(四)其他 237
五、开展对教学技能的研究 237
(一)问题的提出 238
(二)教学技能的改进和更新 239
(三)教学技能的撰述方法 251
第六章 教学技能的操作 253
一、教学技能训练纲要 253
二、教学技能评价单 284
三、教学技能练习题 297
四、微格教学教案举例 305
后记 341
参考资料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