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刑事判决是如何形成的?  基于三个基层法院的实证研究
  • 作 者:兰荣杰著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
  • 标注页数:257 页
  • PDF页数:27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1 ≥25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超越理论模式之惑:回归中国实践的刑事审判模式 1

第一节 中国刑事审判模式理论:一个简单的学术史梳理 1

第二节 面向中国实践的审判模式:回归实证研究 15

第二章 “对抗判定”模式:庭审中心主义 26

第一节 “对抗&判定”模式的理论模型 26

第二节 实证考察:“对抗&判定”模式的运行机制 36

第三节 效果评价:“对抗&判定”模式的功能与缺陷 63

第四节 背景分析:“对抗&判定”模式的生成机制 78

第三章 “阅卷&核实”模式:案卷中心主义 90

第一节 “阅卷&核实”模式的理论模型 90

第二节 实证考察:“阅卷&核实”模式的运行机制 99

第三节 效果评价:“阅卷&核实”模式的功能与缺陷 118

第四节 背景分析:“阅卷&核实”模式的生成机制 127

第四章 “初断&审批”模式:司法行政化 136

第一节 “初断&审批”模式的理论模型 136

第二节 实证考察:“初断&审批”模式的运行机制 144

第三节 效果评价:“初断&审批”模式的功能与缺陷 164

第四节 背景分析:“初断&审批”模式的生成机制 172

第五章 基于繁简分流的选择性适用:中国刑事审判的未来模式 183

第一节 作为理想类型的三种模式 183

第二节 回归诉讼元模式:以“对抗&判定”模式为基础构建中国刑事审判 185

第三节 为书面审理正名:以“阅卷&核实”模式改造简易程序 195

第四节 “抓大放小”:走向节制的“初断&审批”模式 199

余论 1979—2012:刑事审判制度两次大修的脉络及其局限 202

第一节 通过审判程序发现真相的能力逐渐提升 202

第二节 为减轻法官负担而提升审判效率 207

第三节 通过人性化措施提升人权保障水平 209

第四节 刑事审判程序改革的局限 210

附录:访谈笔录摘要 214

参考文献 243

跋 25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