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绘画艺术空间论=SPACE THEORY OF THE ART OF PAINTING
  • 作 者:王帆著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
  • 标注页数:178 页
  • PDF页数:18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6 ≥17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绘画空间范式 15

(一)绘画作为空间的艺术化存在 15

1.空间是从现实到抽象的观念 15

2.绘画是空间观念的艺术化存在 20

(二)绘画艺术空间的特点 23

1.绘画艺术空间与其他空间形态的关系 23

2.绘画艺术空间的特点 25

(三)绘画艺术空间的范式 28

1.绘画空间范式的阐释 28

2.中西绘画艺术碰撞的实质是空间范式的冲突 34

第二章 中国绘画的“意象性”空间范式与西方绘画的“觉象性”空间范式 39

(一)中国绘画的“意象性”空间范式 39

1.“意象性”空间范式 39

2.绘画空间的意象性艺术价值追求 42

3.意象性空间表现及其特点 47

(二)西方绘画的“觉象性”空间范式 55

1.“觉象性”空间范式 55

2.绘画空间的觉象性艺术价值追求 58

3.觉象性空间的表现及其特点 61

第三章 中国绘画“意象性”空间范式的历史演进 69

(一)中国绘画“意象性”空间范式的起源 69

(二)中国传统绘画先期工笔的“意象性”空间范式 76

1.工笔画的产生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76

2.工笔的“意象性”空间范式的表现特点 78

3.工笔绘画表现方式的发展演进 79

(三)中国传统绘画后期写意的“意象性”空间范式 83

1.写意画的产生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83

2.写意画的发展演进 85

3.工笔画的发展延续 88

(四)现当代中国绘画“意象性”空间范式 94

1.“写意”和“工笔”的继承和发展 94

2.中西融合对“写意”和“工笔”的影响 96

3.中西融合对“新文人画”的推动 98

第四章 西方绘画“觉象性”空间范式的历史演进 101

(一)西方绘画“觉象性”空间范式的起源 101

(二)西方传统绘画具象的“觉象性”空间范式 105

(三)西方现代绘画抽象的“觉象性”空间范式 129

(四)西方当代绘画多元的“觉象性”空间范式 133

第五章 对中西绘画空间范式的反思 139

(一)中国绘画“意象性”空间范式的成因 140

1.“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140

2.“主客一体”的思维方式 142

3.“立象尽意”的美学思想 144

(二)西方绘画“觉象性”空间范式的成因 146

1.“理性探究”的文化传统 146

2.“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148

3.“美即是真”的美学思想 150

(三)全球化语境下中西绘画空间范式的会通 152

1.中西绘画空间范式的比较 152

2.基于空间范式比较的对“中国画”的反思 158

3.当代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空间范式的会通 163

结语 169

参考文献 171

后记 177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