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悟之挑战 上卷pdf电子书下载 > 其他书籍
悟之挑战  上卷
  • 作 者:(日)大川隆法著
  • 出 版 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
  • 标注页数:178 页
  • PDF页数:19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2 ≥17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上卷第一章 何谓佛教的精神一、最初的法轮 2

二、立足于公平和平等的佛教思想 4

三、从梵天劝请到初转法轮 8

四、四谛的发现 14

五、四苦八苦 23

六、苦的原因——集 37

七、用八正道消灭苦 39

八、无限接近完成之道 46

第二章 脱离无明一、人生苦恼之因 52

二、“贪”=贪婪的情绪 54

三、“瞋”=无法抑制之怒 55

四、“痴”=愚昧 59

五、“慢”=我慢和增上慢 61

六、“疑”=“信”之障碍 68

七、从影视作品《心》来看五毒 70

第三章 苦、集、灭、道一、苦的思想——四谛 80

二、生、老、病、死——四苦 83

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八苦 89

四、苦是应该消除的——八正道 92

五、超越释迦的教义——进入光明的世界 97

第四章 何谓无我一、对“无我”的误解 102

二、人类识神的个性 104

三、两种转世轮回 108

四、释迦的“无记”——毒箭之喻 112

五、真正达到“无我”的方法 116

六、救济人类的理论 122

第五章 空与缘起一、“空”的思想 126

二、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 129

三、“空”——①实在界与这个世界的循环 133

四、“空”——②佛之光与物质化 137

五、“空”——③缘起的理法 143

六、识神修行和熏习转变之理 147

第六章 业与轮回一、“业”与轮回 154

二、惑、业、苦——三道 156

三、五支缘起与十支缘起 159

四、基于“十二缘起”的轮回观 164

五、对三世识神流转的思考 171

下卷第七章 始于中道的发展一、何谓中道 180

二、实践论层面的中道——苦乐之中道 184

三、观念里的中道 191

四、三谛圆融 213

第八章 小乘与大乘一、菩萨的条件 220

二、释迦在世时的弟子们 225

三、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229

四、救济大众的大乘佛教 233

五、上求菩提,下化众生 238

第九章 何谓涅槃一、涅槃和解脱 246

二、佛陀的“燃烧之火”的说法 248

三、涅槃寂静的境界 253

四、两种涅槃 255

五、何谓无住涅槃 258

六、觉悟的程度和救济能力 263

第十章 空与救济一、空与“缘起”观 268

二、何谓空间缘起 271

三、空与三法印 275

四、向空之大乘发展 278

五、真空妙有与救济 281

六、布施与三轮清净 286

七、空与施爱 289

第十一章 无我中道一、“无我”的思想与后世的唯物化 294

二、释迦思想之真意 298

三、佛教在印度灭绝的原因 303

四、对佛教学的重大修正 309

五、何谓“无我中道” 314

第十二章 佛性与成佛一、佛性与如来藏 320

二、一阐提的问题(断善根) 322

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悉皆成佛——本觉与始觉 327

四、最澄与德一的论争(三一权实论争) 330

五、理佛性与行佛性 337

六、五姓各别的思想 340

七、道元的疑问 343

八、平等与公平的问题 347

九、“勇气与爱、希望”原理 353

后记 357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