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解兴华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
- 标注页数:0 页
- PDF页数:19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2 ≥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玄学化”与六家七宗:慧远的思想背景 18
一、玄学与“玄学化” 19
(一)对世界的“本”“末”区别 20
(二)“圣人”理想与“逍遥”主体 27
二、六家七宗 33
(一)心无宗 35
(二)本无异宗 37
(三)缘会宗 39
(四)幻化宗 39
(五)识含宗 40
(六)即色宗 41
(七)本无宗 45
第二章 鸠摩罗什译经前慧远的佛学探索及其意义 51
一、《法性论》 52
(一)《法性论》的历史疑云 52
(二)《法性论》与般若学的关系 57
(三)为何说《法性论》的思想基调来自毗昙学 62
二、“心”与“神” 71
(一)善何以必要? 71
(二)“心”与“神”的确立 74
(三)《三法度论》的“不可说不知”与慧远的“神” 78
第三章 “毕竟空”的颠覆 83
一、对“实法”的否定 86
二、关于“法身”的检讨 92
三、僧肇的理论总结:《不真空论》与《般若无知论》 100
四、“涅槃”的新观念 105
五、僧肇的理论总结:《涅槃无名论》 110
第四章 慧远对鸠摩罗什的提问及其意义 115
一、“法性”:从“多元实在”到“一元实在”的转化 118
(一)“实法”的清理 119
(二)“实法”的建立 120
二、“实法”“法性”与“法身” 123
(一)“实法”如何存在的理论问题 123
(二)从“神”到“法身” 126
(三)“三乘”与“神”理念的歧出 132
三、标位各有所本:慧远与般若中观学 136
第五章 慧远与“佛性我”的建立 143
一、王者的怀疑与学者的反思 143
二、从《妙法莲华经》开始的“妙有”之风 149
(一)会三归一与开权显实 149
(二)两种理据的建立 156
(三)慧远的追究与演绎 159
三、追随者的回答:竺道生的佛学思想 164
(一)普遍的佛性 164
(二)“我”“性”与“理” 167
结论 173
参考文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