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美)鲁道夫 阿恩海姆 郭晓平等译
- 出 版 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
- 标注页数:432 页
- PDF页数:44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41 ≥43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美术教育译丛》序 1
1.心灵的两个方面:理智与直觉 3
第一篇 还我右半的心灵——直觉的直……… (1 )一、总论 3
2.韦特海默与格式塔心理学 23
二、理论家和理论 23
3.费克纳的另一面 32
4.沃林格论抽象与移情 45
5.洛温菲尔德与触觉 60
三、多元的表现 73
6.对空间与时间的一个规限 73
7.艺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88
8.艺术的工具——旧与新 104
9.艺术教育中的知觉促动 116
四、实践的经验 116
10.作为治疗手段的艺术 128
11.风格——作为一个格式塔问题 136
12.客观知觉与客观价值 154
第二篇 心灵右面的剪影——直觉的觉 191
一、总论 193
1.视觉思维辩 193
二、象·声·色 214
2.语言、形象和具体诗 214
3.音乐表现中的知觉动力 230
4.颜色的理性化 247
5.颠倒透视和写实主义公理 258
6.布鲁内莱斯基的窥视孔 289
三、一些具体形象 289
7.但丁《炼狱》中的比喻 299
8.关于一幅朝圣画 307
9.对于地图的感知 318
四、一些具体看法 318
10.论摄影的性质 329
11.摄影师的成就和遗憾 345
12.论复制作品 355
五、余论 355
13.论晚期风格 370
第三篇 关于艺术教育的思考 383
一、前言 385
二、代序言 391
1.视觉与认识的需要 394
三、对艺术教育的思考 394
2.表现本质的形象 395
3.模特与技巧 400
4.表现的价值 401
5.感情与理性 405
6.艺术作品作为辅助 407
7.教什么,如何教 409
8.艺术的视觉工具 412
9.材料有个性 415
10.其他方面的用途 417
11.别有启发 419
12.内容与意义 423
13.没有不具备实用功能的艺术 425
14.教育中的艺术 428
15.艺术可以教吗? 429
16.为了进一步的研究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