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朱熹的宗教思想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朱熹的宗教思想
  • 作 者:(加)秦家懿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1534724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朱熹时代的思想界 1

一、引言 1

二、宇宙学的关注 4

三、精神的和伦理的关注:聚焦四书 9

四、宗教的关注:道教和佛教 10

五、太极:世界和人性 16

六、周敦颐的《太极图》 21

七、理和气的形上学 28

八、结论 32

第二章 太极 41

一、引言:《易经》中的宇宙论 41

二、太极:这个概念的历史 42

三、作为朱熹秘学的太极 47

四、太极:“理”还是“气”? 50

五、一个象征的两个面 53

六、对“无极”的考察 59

七、结论 62

第三章 鬼神 70

一、引言 70

二、论天 71

三、鬼神 78

四、论与鬼神交流 83

五、结论 87

第四章 礼 96

一、引言 96

二、礼学家 97

三、一位礼仪的改革家 104

四、朱熹对礼仪的践行 113

五、乐与礼 114

六、结论 115

第五章 人性与道德的完善 123

一、引言 123

二、人性论 124

三、理:内在性与超越性 131

四、情 134

五、自我超越的伦理学 138

六、仁的学说 139

七、结论 145

第六章 修身 152

一、引言 152

二、天理对人欲 154

三、中和说 156

四、打坐 161

五、敬 164

六、求知:致知 168

七、结论 172

第七章 与陆九渊的哲学之争 179

一、引言 179

二、道问学或尊德性:鹅湖之辩(一) 180

三、九卦:鹅湖之辩(二) 189

四、义与利:一次讲演 192

五、其他的争辩 193

六、结论 198

第八章 朱熹与道教 205

一、引言 205

二、朱熹与道教哲学 206

三、朱熹与道教 210

四、两本特殊的道书 213

五、朱熹对道学的贡献 220

六、结论 221

第九章 朱熹与佛教 230

一、引言 230

二、朱熹学佛 231

三、朱熹对佛教的认识 235

四、朱熹对佛教的批评 238

五、佛教对于朱熹哲学的影响 243

六、结论 248

第十章 朱熹的批评者 255

一、引言 255

二、朱熹生时所受的批评 256

三、来自王阳明的批评 258

四、来自传教士的批评 260

五、清朝的批评者 262

六、日本的批评者伊藤仁齐和荻徂莱 265

七、现代的批评者 268

八、结论 275

第十一章 朱熹的相关性 283

一、引言:正统性与相关性 283

二、朱熹的核心思想 284

三、朱熹的思维方法 286

四、常变说 289

五、结语 303

附录一 朱熹生平和著作年表 312

附录二 关于周敦颐《太极图》的一些争论 316

一、可能的道教起源主张 316

二、无极图 318

三、一种可能的佛教启示 319

四、质疑周敦颐的传稿 321

五、一些结论 322

附录三 朱熹与怀特海:上帝和世界 325

一、引言 325

二、结构的比较 327

三、范畴的设计 329

四、关于上帝的问题 333

五、一种偶极的终极? 337

六、结论 341

附录四 关键术语的解释 346

一、术语解释 346

二、术语表 350

三、缩略语 368

参考文献 371

译后记:西方汉学界朱子学研究的里程碑 412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