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
- 标注页数:239 页
- PDF页数:24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5 ≥2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素问 1
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节选) 1
第一节 养生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2
第二节 生长壮老的规律及其与肾的关系 4
二、生气通天论篇第三(节选) 12
第一节 阳气的重要性 12
第二节 阴阳平衡 17
三、六节 脏象论篇第九(节选) 24
第一节 人和自然相通 24
第二节 脏象 26
四、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33
第一节 汤液醪醴 33
第二节 标本相得在治疗上的重要性 35
第三节 水肿病的病证病机治法 36
五、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40
第一节 脏象的分类 40
第二节 脏象与气口的关系 43
六、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节选) 49
第一节 四诊合参 49
第二节 凭脉辨证 54
七、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节选) 61
第一节 辨平脉、病脉、死脉与诊尺肤 61
第二节 诊虚里、寸口、尺肤及其主病 65
第三节 平、病、死脉的脉象 70
八、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78
第一节 经脉变化受内外环境的影响 78
第二节 经脉对水谷的输布 81
第三节 经脉盛衰的补泻法 84
九、热论篇第三十一 89
第一节 热病的病因、病证、治法及予后 89
第二节 遗热的原因、治疗及热病禁忌 91
第三节 两感于寒 92
第四节 寒、湿、暑病的区别 93
十、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99
第一节 阴阳交 99
第二节 风厥 101
第三节 劳风 102
第四节 风水 103
十一、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107
第一节 阴阳逆调 107
第二节 气血逆调 110
十二、咳论篇第三十八 114
第一节 咳的病因病机 114
第二节 脏府咳证及治疗 116
十三、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20
第一节 论疼痛 120
第二节 论九气 123
十四、痹论篇第四十三 129
第一节 痹证的病因、分类、治疗及予后 129
第二节 痹证的病机 135
十五、瘘论篇第四十四 138
第一节 痿证的病因病机病证 138
第二节 痿证的治疗原则 142
十六、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145
第一节 调经的意义 145
第二节 五脏虚实及其微病的证治 146
第三节 虚实证产生的病因病机 149
第四节 针刺调经的大法 154
十七、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节选) 159
第一节 病机 159
第二节 治则 167
灵枢 177
十八、本神第八 177
第一节 对神的认识 177
第二节 神的病证 181
十九、营卫生会第十八 186
第一节 营卫的生成与运行 186
第二节 营卫与三焦 189
二十、决气第三十 201
第一节 六气的概念 201
第二节 六气的病证 203
第三节 六气的化源 205
二十一、胀论第三十五 210
二十二、水胀第五十七 217
第一节 水胀、腹胀与臌胀 217
第二节 肠覃与石瘕 220
二十三、百病始生第六十六(节选) 223
第一节 疾病的发生 223
第二节 疾病的传变 225
第三节 疾病的治疗 228
二十四、大惑论第八十(节选) 233
第一节 论惑 233
第二节 论诸邪 236
第三节 论诸邪的治则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