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何则阴著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8800001
- 标注页数:452 页
- PDF页数:46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7 ≥4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2
一、选题缘由 3
二、研究意义 13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15
一、西方宗教学理论中国化研究综述 15
二、提倡构建中国特色的智慧型宗教文化研究方法综述 27
第三节 研究方法 36
一、研究方法总述 36
二、诠释学方法 36
第四节 中国智慧型传统宗教文化与《周易》 46
一、中国宗教如儒释道之本质为文化 46
二、《周易》为中国文化之源 47
三、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智慧型特征 48
第二章 《周易》成书时间与作者情况略考 53
第一节 《易经》作者与成书时间考 56
第二节 《易传》作者与成书时间考 59
第三章 《周易》一书的内容性质 64
第一节 《易经》有“蓍筮”之用 64
一、《周易》与“蓍筮” 65
二、《易经》蓍筮之用古今公认 69
第二节 《周易》蕴涵丰富的历史生活史料 77
第三节 《周易》为论易道化天下之绝学 79
一、《周易》之“易”含义辨析 79
二、《易传》论观象、法道与修德 83
第四章 《周易》与儒释道 109
第一节 《周易》与儒学 110
一、《易传》、帛书《要》篇与《易经》 111
二、《史记》“伦常儒”与《周易》 116
三、《汉书》“儒者”与《周易》 118
四、董仲舒之后经学时期之儒与《周易》 120
五、《周易》、儒学与六经 124
第二节 《周易》与道家、道教 128
一、《易经》、《易传》与《道德经》 131
二、《周易》与道教 168
第三节 《周易》与佛教 175
一、佛教起源于印度 175
二、佛教传入中国 183
三、佛教界与《周易》诠释 185
第四节 共存之中的儒释道与《周易》 196
一、儒释道与《周易》之共性 197
二、儒释道与《周易》之“互振”现象 202
三、《周易》与中国其它宗教文化之关联 208
第五节 《周易》与中国文化 212
一、《周易》能通达后起一切学科之学 212
二、《周易》为中国文化之源 222
第五章 《周易》之宗教精神 226
第一节 《周易》之论“宗”与“教”及其宗教精神内涵探讨 227
一、“宗” 227
二、“教” 228
三、《周易》之“宗教”观 229
第二节 《说文解字》解“宗”与“教”及《周易》之宗教精神 229
第三节 西方宗教学之“宗教”观及《周易》之宗教精神 232
一、种种宗教定义辨析:西与中 233
二、国内学界主流宗教观个案分析一:吕大吉 239
三、国内学界主流宗教观个案分析二:马克思 242
四、据西方宗教概念探讨《周易》之宗教精神 275
第四节 马克思宗教观及西方宗教学理论中国化之原因 283
第五节 世界宗教与世界宗教学 287
一、界定宗教:宗教学的研究 288
二、宗教比较:比较宗教学的研究 297
三、理解人类共同的本性:宗教史的研究 300
第六章 《周易》之文化精神 303
第一节 《周易》的文化概念 303
一、《周易》之“文” 304
二、《周易》之“化” 312
三、《周易》之文化 319
第二节 《周易》的文化精神 322
一、“道-器”一体的整体和谐化生文化精神 325
二、“道-器”之“道”文化精神 328
三、“道-器”之“器”文化精神 329
四、“道”“器”有别的“道”-“器”文化精神 329
五、效仿“道-器”文化而有的文化精神 332
第七章 《周易》与中国智慧型传统宗教文化研究方法论 336
第一节 《周易》宗教文化与中国宗教文化 337
一、《周易》之“宗教”与“文化”含义异同 337
二、《周易》宗教文化与中国宗教文化 340
第二节 《周易》宗教文化研究方法论 341
一、《周易》现有研究方法述评 342
二、宗教学方法 353
三、文化学方法 354
四、现象学与《周易》研究 357
五、诠释学与《周易》研究 398
第三节 中国智慧型宗教文化研究方法论:以诠释学为例 421
一、中国宗教文化之“目的” 423
二、中国宗教文化之“体道修德”诠释学 426
结论 433
参考文献 437
后记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