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萧淑芬著
- 出 版 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5
- ISBN:
- 标注页数:222 页
- PDF页数:23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5 ≥2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基本权之概念 1
国民权利之概念 3
壹、日本宪法体制下国民权利保障之概念 7
贰、由日本宪法之规范与其学说观察「基本人权」的概念 10
參、日本宪法有关「基本人权」概念之规定 12
一、日本宪法第十一条之规定与解释 13
二、日本宪法第十二条之规定与解释 15
肆、小结 18
日本宪法上权利之概念 19
壹、前言 23
贰、日本宪法第十三条之规定与「国民权利」之概念以及人权保障之核心概念 26
一、日本宪法第十三条之规定与解释 26
二、日本宪法第九七条之规定与解释 30
三、小结 31
參、「人权」、「基本权」与「基本人权」之意义与用法 32
一、「人权」与「基本人权」之意义与学说之解释 32
二、「基本权」之意义与由来 33
三、小结 35
第二篇 基本权保障与限制之基本原理 37
论基本权核心概念之规范 39
壹、前言 43
一、本文研究对象在宪法学研究领域之位置 43
二、本文之写作动机与目的 44
三、本文之研究方法 45
贰、立宪主义之基本权保障与基本权核心概念 47
一、何谓基本权核心概念? 47
二、立宪主义之基本权保障与基本权核心概念 48
參、德国、日本及我国宪法有关基本权与基本权核心概念之规定 50
一、德国宪法有关基本权与基本权核心概念之规定 50
二、日本宪法有关基本权与基本权核心概念之规定 52
三、我国宪法有关基本权与基本权核心概念之规定 54
肆、我国与日本公法学说对基本权核心概念之解释 56
一、我国学说对于基本权与基本权核心概念之解释 56
二、日本学说对于基本权用语之解释以及基本权核心概念之解释——以芦部信喜教授之解释为例 60
伍、结语 66
我国与日本宪法「概括性人权」保障规范之初探 67
壹、前言 71
贰、概括性人权保障之意义与美、德、日与我国宪法之规范构造 73
一、「概括性人权保障」之意义 73
二、美国、德国、日本与我国之立法例 74
參、「概括性人权保障」之规范构造——我国与日本宪法之规定 77
一、我国宪法之规定与学说 77
二、日本宪法之规定与学说 82
肆、我国与日本宪法规范之比较与学说之差异 89
伍、结语 91
人权保障理论之新展开(译稿) 93
壹、前言 97
贰、私人间基本权的效力 100
一、概说 100
二、学说之对立 100
三、具体事件与最高法院之见解 103
四、私人间适用效力论之范围 105
參、新近发展方向 107
一、未解决的问题所在 107
二、保护义务论 107
法律保留之概念 111
壹、法律保留之概念——是一种法学概念也是一种法律原则 117
贰、「法律保留」之意义与内容 119
參、「法律保留」原则之继受、变迁与发展 127
肆、结语——我国与日本继受「法律保留」概念之差异 133
第三篇 基本权之保障与司法审查制度 137
日本违宪审查制度之轨迹与特征(译稿) 139
壹、日本违宪审查制度之性质 143
一、违宪审查制度之成立 143
二、司法机关法院型违宪审查制度之宪法保障机能 144
贰、日本违宪审查制度之轨迹 147
一、违宪审查权之运用状况 147
二、司法积极主义与消极主义 152
參、检讨并展望宪法保障机能之发挥 155
一、司法消极主义之原因 155
二、改革的提案 159
肆、结语 163
日本最高法院法官之任命制度与改革方向 165
壹、前言 169
贰、日本最高法院法官之任命程序与资格 171
一、日本宪法之相关规定 171
二、法官任命程序与资格之相关法制 172
參、国民审查制度相关法制之议论与检讨 175
一、日本宪法之规定 175
二、「最高裁判所裁判官国民审查法」之规定 175
肆、结语 177
日本宪法诉讼论 179
壹、前言 183
贰、司法审查制度与司法权之关系 185
一、宪法诉讼之基本架构——宪法规范与司法审查制度之形成 185
二、以司法权之行使为前提之宪法诉讼论——司法权论与固有之宪法诉讼论 187
參、司法审查、宪法诉讼与宪法诉讼论之基本内容 192
一、诉讼法之规定与宪法诉讼之类型 192
二、司法审查之对象 193
三、宪法诉讼之程序——宪法问题之提起,应由当事人提出 193
四、合宪性之审查 194
五、宪法判断之方法 196
肆、结语:宪法诉讼制度之理论前提——法官之养成与民主制度之良性循环 198
自主决定之限制与司法审查 201
壹、案例背景 205
贰、解释要旨 206
參、评析 208
一、「婚姻与家庭制度之维护」是「性行为自由」的前提?还是限制「性行为自由」之理由? 208
二、「性行为自由」属于人格自由之范畴,而婚姻制度的核心亦是人格自由,然而,何谓「人格自由」 211
三、「自主决定权」应否受限制?限制之根据何在?应如何限制?「性行为自由」之限制法理应否与「自主决定权」限制之法理相同? 215
肆、结论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