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21-1949
  • 作 者:李张容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2014637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 1

一 选题旨趣 1

二 研究综述 5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

四 概念界定 13

第一章 一大至六大:从“资本主义式”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0

一 一大前后:中国也是“资本主义式的”? 20

二 “远东会议”前后:“半殖民地”中国是“半独立的封建国家” 23

三 1926年:“两半说”首次出现 35

四 五大:突出强调中国的“封建或半封建关系” 37

五 六大:“现在的中国”是“半殖民地的地位”和“半封建制度” 39

六 六大之后:“两半说”首次被政治地肯定 42

第二章 六大至六届六中全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首次被学术肯定及其广泛传播 43

一 党的高层领导:直接参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47

二 党的知识分子主体:从学术上肯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 64

第三章 六届六中全会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的系统建构与最终确立 90

一 党的领袖主体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的采纳与建构 91

二 知识分子主体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的响应与认同 104

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写入党的决议并成为定论 112

第四章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要素分析 125

一 谁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共产国际与中共认知活动的关系 127

二 不同时期主体之间的互动:党的领袖主体与知识分子主体的联动 160

三 主体与理论客体的互动:唯物史观成为党认识社会性质问题的理论武器 170

四 主体与实践客体的互动:党的社会性质认知与中国社会现状及其变化的关系 175

五 理论客体与实践客体的互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促成“两半论”的产生 182

第五章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意义 189

一 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191

二 “两半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基础” 194

三 “两半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97

四 党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的现实意义 205

主要参考文献 211

后记 22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