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  1927-1949
  • 作 者:蒋勇军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4828677
  • 标注页数:328 页
  • PDF页数:33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7 ≥3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选题意义 1

二、研究综述 2

三、工赈界说 5

四、文献资料 10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1

第一章 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回溯 13

第一节 中国古代工赈的萌芽与成长 13

一、清代以前工赈的出现与推行 13

二、清代前中期工赈事业的初步发展 17

第二节 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 27

一、近代新型工赈观的形成 28

二、工赈管理趋向近代化 29

三、工赈筹资渠道趋向多元化 32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 35

一、工赈管理体系日益近代化 36

二、工赈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39

三、民间工赈事业蓬勃发展 42

四、官办工赈事业缓慢推进 47

本章小结 49

第二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上) 52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52

一、政治因素 52

二、经济因素 54

三、社会因素 57

四、思想因素 60

五、国际因素 64

第二节 抗战前工赈事业的蓬勃兴起(1927—1937) 66

一、设立科层制工赈管理组织 67

二、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 74

三、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 79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下) 93

第一节 抗战中工赈事业的曲折发展(1937—1945) 93

一、科学设置工赈管理机构 93

二、继续大力举办各类工赈 98

三、工赈活动开展步履维艰 107

第二节 抗战后工赈事业的迅猛发展(1945—1949) 108

一、兴修水利工赈工程 108

二、实施交通工赈工程 126

三、推行房屋工赈工程 134

四、举办市政工赈工程 150

五、推广农林工赈工程 156

六、兴办复业工赈工程 163

第二、三章小结 166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 169

第一节 工赈工程的准备 169

一、成立工赈管理机构 169

二、审批工赈项目 170

三、进行实地勘察 173

四、制定征地拆迁制度 175

五、制订工赈计划 179

六、开展招标承包业务 184

第二节 工赈工程的施工 188

一、施工前的准备 188

二、工赈工程的施工 198

第三节 工赈工程的验收 202

一、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 202

二、进行工程验收 204

三、整理工赈档案资料 206

本章小结 207

第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 209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人”的管理 209

一、工作管理 210

二、生活管理 214

三、卫生管理 221

四、教育管理 229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物”的管理 234

一、质量管理 234

二、资金管理 244

三、物料管理 249

本章小结 260

第六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总体评价 262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工程的主要特点 263

一、分布不平衡 263

二、类型多样 268

三、以政府主导为主 274

四、合办色彩浓厚 278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绩效分析 284

一、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的主要成效 284

二、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90

三、国民政府时期影响工赈成效的因素分析 295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 300

一、政治影响 300

二、经济影响 304

三、社会影响 307

本章小结 311

余论: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 313

一、工程建设方面 313

二、人事管理方面 316

三、关系处理方面 318

四、依托条件方面 321

参考文献 323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