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智能制造技术概论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智能制造技术概论
  • 作 者:范君艳,樊江玲主编;王坚主审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6805103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1章 智能制造概述 1

1.1 智能制造的概念及意义 1

1.1.1 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 1

1.1.2 智能制造的意义 2

1.2 智能制造国内外发展现状 3

1.2.1 欧洲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3

1.2.2 美国的先进制造(再工业化) 4

1.2.3 中国制造2025 5

1.3 智能制造的内涵与特征 6

1.3.1 智能制造的内涵 6

1.3.2 智能制造的特征 7

1.4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7

1.5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9

第2章 工业软件 10

2.1 概述 10

2.1.1 全球工业软件发展状况 10

2.1.2 我国工业软件发展状况 11

2.2 产品与系统 12

2.2.1 主要应用软件与系统 12

2.2.2 软件与系统的集成 15

2.3 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 17

2.3.1 ERP概述 17

2.3.2 ERP历史发展 18

2.3.3 ERP系统分类 20

2.3.4 企业应用 20

2.3.5 ERP系统带来的效益 21

2.3.6 ERP平台式软件 21

2.4 制造执行系统软件MES 22

2.4.1 概述 22

2.4.2 MES的定义 22

2.4.3 MES的发展 23

2.4.4 MES的特点及定位 24

2.4.5 MES的主要功能模块 25

2.5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 25

2.5.1 PLM的概念 25

2.5.2 PLM的发展 26

2.5.3 PLM与PDM的区别 27

2.5.4 PLM的主要功用 28

2.5.5 PLM的建立方法 28

2.5.6 PLM的发展趋势 30

第3章 工业电子技术 33

3.1 概述 33

3.2 现代传感技术 34

3.2.1 传感器 34

3.2.2 典型的传感技术及传感器 35

3.2.3 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39

3.3 嵌入式技术 40

3.3.1 处理器概述 40

3.3.2 工业处理器介绍 43

3.3.3 嵌入式系统 45

3.3.4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 46

3.4 制造物联网技术 47

3.4.1 物联网概述 47

3.4.2 制造物联网概述 49

3.4.3 制造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50

3.5 应用案例 52

3.5.1 智能电子标签定位监测 52

3.5.2 未来智能工厂模型 55

第4章 工业制造技术 58

4.1 概述 58

4.2 数控加工技术 58

4.2.1 数控机床的组成、分类、应用 58

4.2.2 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 63

4.2.3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63

4.2.4 数控车床的分类 70

4.2.5 数控车床的应用 71

4.2.6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及其加工 75

4.3 工业机器人技术 80

4.3.1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 81

4.3.2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及应用 83

4.3.3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本体 85

4.3.4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轴及坐标系 86

4.3.5 工业机器人示教器的简单编程 88

4.3.6 工业机器人的工作站 90

4.3.7 工业机器人生产线 94

4.4 人机工程技术 97

4.4.1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97

4.4.2 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交互 101

4.4.3 虚拟现实技术在人机工程中的应用 110

4.4.4 人机工程学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114

4.5 增材制造技术 118

4.5.1 增材制造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119

4.5.2 增材制造的分类及主要方法 120

4.5.3 增材制造的关键技术 125

4.5.4 增材制造数据处理 126

4.5.5 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发展方向及面临问题 132

第5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 137

5.1 概述 137

5.2 人工智能 137

5.2.1 人工智能及其发展简史 137

5.2.2 人工智能2.0 138

5.2.3 人工智能2.0新目标 139

5.3 工业大数据 143

5.3.1 工业大数据及其战略作用 143

5.3.2 工业大数据的架构 143

5.3.3 工业大数据的特征 144

5.3.4 工业大数据推动制造业革新 145

5.4 移动互联网 146

5.4.1 移动互联网简介 146

5.4.2 移动互联网的优势 146

5.4.3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147

5.5 云计算 149

5.5.1 云计算的概念 149

5.5.2 云计算的特点 150

5.6 工业云 152

5.6.1 工业云的概念 152

5.6.2 工业云的架构 153

5.6.3 工业云的应用 153

5.6.4 工业云发展现状 156

5.7 知识自动化 157

5.7.1 知识自动化的发展 157

5.7.2 知识自动化过程中的知识处理方法和推理方法 158

5.7.3 工业生产过程的知识自动化 160

5.8 数字孪生技术及产品数字孪生体 164

5.8.1 数字孪生及数字孪生体的概念 164

5.8.2 数字纽带 165

5.8.3 产品数字孪生体 165

5.9 数据融合技术 170

5.9.1 数据融合的概念 170

5.9.2 数据融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70

参考文献 177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