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1978-2018城市北京与文化书写  北京题材影视研究
  • 作 者:张慧瑜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134729
  • 标注页数:174 页
  • PDF页数:18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1 ≥17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城市空间与文化主体 1

第一节 中国城市研究反思 2

第二节 三种北京记忆与三个时代 7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双重转型 17

第一章 “城南旧事”:历史重述与80年代的北京故事 26

第一节 民国北京的重现与两种“老北京”的故事 28

第二节 待业青年与“大杂院”空间 36

第三节 顽主的自我意识及历史任务 43

第四节 被遗忘的空间:《邻居》与单位制 46

第二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消费主义时代的北京景观 51

第一节 顽主的精神构成:姜文电影与冯氏喜剧 52

第二节 文化隐喻:现当代历史剧、“帝王剧”与“商战剧”的流行 63

第三节 平民北京的视野 67

第四节 从都市边缘人到平民北京:第六代电影中的北京形象 77

第三章 “北京爱情故事”:青春故事与双重北京空间 87

第一节 青春剧的嬗变:从励志剧到腹黑剧 88

第二节 “青春”去哪儿:屌丝逆袭故事与反青春的青春片 115

第三节 江湖的消逝,后宫的浮现 125

第四节 民国史观与“北平”故事 136

第四章 父亲的位置与两个时代的参照 141

第一节 无法真正归来的“父亲” 142

第二节 历史的“闯入者” 148

第三节 借“老炮儿”之眼与父亲的角色 153

第四节 父亲的“审视”与两个时代的冲突 162

结语 京沪双城对照记 167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