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霍力岩,孙蔷蔷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3195749
- 标注页数:277 页
- PDF页数:28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5 ≥2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 论 从学习与借鉴走向超越与自生 1
一、从“师从苏俄”到“借鉴欧美”:“昨日非”到“今日是”的转型之路 1
二、“借鉴欧美”的波浪式进程:在学习和借鉴的困惑中曲折前行 3
三、走向中国自己的课程模式:在超越与自生的挑战中持续追求 8
第一章 蒙台梭利教育法 15
第一节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形成动因与演变历程 15
第二节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论基础 19
第三节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21
第四节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 33
第五节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实践运用 35
第二章 发展—互动课程模式 40
第一节 发展—互动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与演变历程 40
第二节 发展—互动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45
第三节 发展—互动课程模式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47
第四节 发展—互动课程模式的特点 54
第五节 发展—互动课程模式的实践运用 55
第三章 直接教学模式 58
第一节 直接教学模式的形成动因与演变历程 58
第二节 直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64
第三节 直接教学模式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66
第四节 直接教学模式的特点 71
第五节 直接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 73
第四章 华德福教育方案 78
第一节 华德福教育方案的形成动因与演变历程 78
第二节 华德福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 82
第三节 华德福教育方案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85
第四节 华德福教育方案的特点 92
第五节 华德福教育方案的实践运用 93
第五章 高宽课程模式 97
第一节 高宽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与演变历程 97
第二节 高宽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102
第三节 高宽课程模式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107
第四节 高宽课程模式的特点 120
第五节 高宽课程模式的实践运用 123
第六章 光谱方案 129
第一节 光谱方案的形成动因与演变历程 129
第二节 光谱方案的理论基础 133
第三节 光谱方案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143
第四节 光谱方案的特点 151
第五节 光谱方案的实践运用 153
第七章 卡米-德弗里斯课程模式 157
第一节 卡米-德弗里斯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与演变历程 157
第二节 卡米-德弗里斯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160
第三节 卡米-德弗里斯课程模式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164
第四节 卡米-德弗里斯课程模式的特点 170
第五节 卡米-德弗里斯课程模式的实践运用 172
第八章 瑞吉欧教育方案 176
第一节 瑞吉欧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与演变历程 176
第二节 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 180
第三节 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183
第四节 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特点 196
第五节 瑞吉欧教育方案的实践运用 198
第九章 创造性课程模式 203
第一节创造性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与演变历程 203
第二节 创造性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206
第三节 创造性课程模式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210
第四节 创造性课程模式的特点 231
第五节 创造性课程模式的实践运用 234
第十章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 238
第一节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与演变历程 238
第二节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242
第三节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245
第四节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特点 259
第五节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践运用 262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