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法律解释有效性概念的语用学阐释
  • 作 者:杨世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2063100
  • 标注页数:234 页
  • PDF页数:24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8 ≥23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论题的缘起和选题意义 1

二、研究的现状及其述评 5

三、研究思路 13

四、本书的内容与创新之处 15

第一章 法律解释范式的语用学转向 25

第一节 语用学方法及其基本特征 25

一、语用学方法及其基本内容 25

二、语用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35

第二节 法律解释语用转向的理论渊源 38

一、法律解释语用转向理论的演变 38

二、诠释学与法律解释的语用学转向 44

三、法律解释在规范与现实之间的视域流转 50

第三节 法律解释的情境化理解 51

一、情境化地理解与解释 52

二、法律解释的视域融合 62

第二章 法律解释客观性及其实现——语用学的进路 66

第一节 法律解释客观性的生成与演变 66

一、法律解释的界定 66

二、法律解释客观性问题的提出 69

三、哲学语言转向后的客观性理论之新开展 75

第二节 法律解释客观性理论及其建构 81

一、法律解释客观性理论综述 81

二、“中度客观性”及其局限 86

三、主体间性的客观性理论——语用有效性 93

第三节 法律解释客观性的实现及其路径 98

一、法律解释客观性的目标和要素 98

二、语用推理的运用 101

三、实现法律解释客观性的途径 106

第三章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112

第一节 法的合法性问题 112

一、对合法性的通常理解 112

二、法的合法性 113

三、西方对于法的合法性的若干探讨 118

四、合法性概念的语用学分析 120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 121

一、法律解释合法性的两个倾向 121

二、韦伯对法律解释合法性的启示 124

三、哈贝马斯法律解释合法性理论 126

第三节 法律解释合法性的实现 129

一、法律推理中的法律解释——工具理性 130

二、规则补阙中的法律解释——价值理性 131

三、判决效力中的法律解释——交住理性 133

第四节 法律解释合理性研究 135

一、关于合理性概念的分析 135

二、法律解释的合理性判断 142

三、法律解释合理性的实现 147

第四章 法律解释的正确性与正当性 152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正确性 152

一、法律解释的正确性理论及其演变 152

二、对法律解释正确性理论的反思 160

三、法律解释的正确性就是法律解释的有效性 167

四、中国情境下法律解释正确性的批判性反思及其实现 173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正当性 177

一、法律解释的正当性概念 177

二、正当性概念在法学中的核心地位 180

三、法律解释正当性即法律解释的可接受性 183

第五章 法律解释的融贯性及其实现——法律解释有效性的语用综观与构建 187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融贯性及其历史演变 187

一、法律解释的融贯性及其特征 187

二、法律解释融贯性理论的历史演变 189

第二节 法律解释语用融贯及其实现 200

一、当代中国法律解释融贯及其实证分析 201

二、当代中国法律解释语用融贯实现的路径 204

第三节 法律解释融贯性实现的实证研究——对刑事讯问笔录的语篇融贯性的分析 208

一、刑事讯问笔录进行语篇融贯性分析的必要性和价值 208

二、刑事讯问笔录的特点分析 212

三、结合案例的刑事讯问笔录分析方法 215

主要参考文献 22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