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权力与媒介  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 作 者:马建标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03241156
  • 标注页数:279 页
  • PDF页数:29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3 ≥27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徘徊在帝国边缘的异类 1

第一节 马礼逊:帝国边缘的陌生人 1

第二节 洪秀全:落魄文人的天国之梦 14

第三节 边缘士人:赵烈文与王韬的传播经历 33

第二章 盛宣怀与晚清媒介网络 56

第一节 “刺马案”与晚清媒介的国际化 57

第二节 心灵的延伸:盛宣怀和他的媒介网络 60

第三节 庚子国难与盛宣怀的媒介政治 67

第三章 晚清帝国传播的政治化 77

第一节 梁启超与晚清传播的政治化 77

第二节 孙中山、华侨和“海外中国” 90

第三节 “枪手”:丁未政潮中的媒介运用 102

第四节 袁世凯及其“洹上渔翁”形象的塑造 118

第四章 民国初年的媒介与政治 133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的印刷与政治 133

第二节 黄远生与民初媒介生态 150

第三节 血路:黄远生的自我超越 161

第五章 作为媒介的北京大学 165

第一节 声名狼藉:蔡元培主政前的“老北大” 167

第二节 唤醒青年:北京大学的政治参与意识 173

第三节 读书与救国的两难:蔡元培努力遏制北京大学的政治参与 179

第六章 “一战”时期的国际传播 185

第一节 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85

第二节 “一战”之后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10

第三节 威尔逊主义与五四运动的爆发 224

第七章 权力、媒介和舆论 229

第一节 “爱国者”:吴佩孚的公共形象塑造 231

第二节 五四运动与吴佩孚的崛起 235

第三节 北战:直皖战争与权势转移 242

附录一 克服学术惰性:哈佛大学栗山教授访谈录 251

附录二 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清末民初国际宣传政策形成之考察 257

参考文献 274

后记 27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