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抒情传统与现当代文学
  • 作 者:刘艳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36163898
  • 标注页数:332 页
  • PDF页数:35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3 ≥33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郁达夫小说的抒情性特征——“沉沦”却又不甘沉沦的孤独者的写作 1

第一节 抒情传统与郁达夫小说叙事结构转变 2

第二节 “零余者”形象与现代性主体建构 8

第三节 深自忏悔、孤独感伤生命基调与抒情性特征 18

第四节 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结构与作家不甘沉沦的反抗 23

第二章 “情绪的体操”与“抽象的抒情”——抒情传统与沈从文的小说 37

第一节 从潜心探究艺术美到“抽象的抒情” 38

第二节 抒情传统与沈从文的短篇小说 71

第三节 《边城》:“向生命的神性凝目”的抒情性 90

第三章 抒情传统与萧红的创作 109

第一节 “生命边界的孤独者”写作的抒情性特征——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 111

一、“生命边界的孤独者”写作 113

二、“无主名”的生命悲寂体验 125

三、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136

第二节 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的小说范本——萧红《呼兰河传》再解读 144

一、隐含作者、叙事结构、情节性以及限制叙事的可能性 147

二、童心和诗心的意向结构与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 156

三、如入化境的限制叙事:“我的人物比我高” 164

第三节 固定人物的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以《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婆婆形象为例证 174

一、转换性人物有限视角和固定人物有限视角 175

二、固定人物的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 180

三、固定人物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里的叙述转换 189

第四章 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抒情传统与汪曾祺的小说 197

第一节 抒情传统与“汪氏文体”特征 198

第二节 叙事与抒情:贴近人物叙述 227

第三节 道是无情却有情——以《异秉》《受戒》《岁寒三友》《大淖记事》等为例 237

第五章 抒情传统与迟子建“小说的丛林” 257

第一节 抒情传统的赓续和扩展:童心与诗心的文学书写——以萧红、迟子建为例 260

一、童心、赤子之心烛照下的景物描写 262

二、童心、诗心与物我两忘的文学书写 270

第二节 神性书写与迟子建小说的散文化倾向 278

一、神性书写中的风景、人性与“抒情传统” 281

二、沿循着文学的路写历史与构建日常生活美学 287

三、神性书写:小说素材与情节性、故事性向抒情性的转化 292

第三节 最是沧桑显温情——以迟子建中篇小说《候鸟的勇敢》为例 296

附录 谢有顺:《“70后”写作与抒情传统的再造》 305

后记 有情的历史,有情的文学 328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