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高校汉语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研究
  • 作 者:丁俊苗著
  • 出 版 社: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67018990
  • 标注页数:204 页
  • PDF页数:21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6 ≥20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1

第一节 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1

一、研究性教学的性质 1

二、研究性教学的名称 4

三、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精神 6

第二节 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9

一、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9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1

第二章 高校研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3

第一节 高校研究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性教学之教学目标界限模糊 14

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研究性教学目标个性不突出 15

三、与学科、专业、课程相应的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16

四、研究性教学管理制度小系统与学校教学管理大系统不协调 17

第二节 对高校研究性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 18

一、系统设计贯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研究性教学体系 18

二、构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研究性教学目标的结构体系 20

三、研制与学科、专业和课程相应的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 21

四、建立一体化的研究性教学管理与保障制度体系 22

第三章 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概况和构想 25

第一节 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现状 25

一、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成果 25

二、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不足 27

第二节 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28

一、语言学学科性质与语言学课程的地位 29

二、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31

第三节 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构想 35

一、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目标 35

二、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进路 43

第四章 教师设置问题 55

第一节 教师设置问题的意义 55

一、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5

二、有利于学生及早参与科研项目 56

三、有利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58

第二节 教师设置问题的方法 59

一、问题法 59

二、专题法 61

三、范围法 61

第三节 教师设置问题的原则 62

一、可行性原则 62

二、兴趣性原则 63

三、多样性原则 64

四、系统性原则 65

第五章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67

第一节 教材阅读比较法 67

一、教材阅读比较法提出的原因 68

二、教材阅读比较法的意义 69

三、教材阅读比较的方法 73

四、教材阅读比较法的原则 76

第二节 语料深度阅读法 78

一、语料深度阅读法的意义 79

二、语料深度阅读的方法 82

三、语料深度阅读的原则 85

第三节 关注现实语言生活 87

一、关注现实语言生活的意义 88

二、关注现实语言生活的方法 89

三、关注现实语言生活的原则 92

第四节 研读理论文章 94

一、研读理论文章的意义 95

二、研读理论文章的方法 96

三、研读理论文章的原则 99

第六章 分析解决问题 102

第一节 课堂分析讨论 102

一、课堂分析讨论的意义 102

二、课堂分析讨论的方法 104

三、课堂分析讨论的原则 108

第二节 查阅文献资料 111

一、查阅文献资料的意义 111

二、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 112

三、查阅文献资料的原则 118

第三节 社会实践调查 119

一、社会实践调查的意义 119

二、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 120

三、社会实践调查的原则 124

第四节 研究性教学成果的升华 126

一、研究性教学成果升华的意义 127

二、研究性教学成果升华的方法 128

第七章 语言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延展 158

第一节 研究性教学延展的意义和途径 158

一、研究性教学延展的意义 158

二、研究性教学延展的途径 159

第二节 研究性教学延展的基本要求 164

一、与学校发展定位相吻合 164

二、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165

三、充分利用三个空间课堂 166

四、充分拓展三个维度校园 167

参考文献 168

附录 176

附录一:基于问题意识的现代汉语研究性教学 176

引言 176

一、研究性教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177

二、问题意识——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180

三、研究性教学的新要求 185

参考文献 186

附录二:论语言递归性的串合与套合关系 188

引言 188

一、递归性的研究现状 189

二、递归性的内涵及其运转机制 191

三、递归性串合关系和套合关系的意义 194

四、结论 200

参考文献 200

后记 20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